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家父李隆基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章 无心与物竞(第4页)

第一百二十章 无心与物竞(第4页)

李林甫点了点头,负手在殿内缓缓踱步:

“都只看到老夫执掌中书门下,总揽国事,大权在握,却不知其中辛劳,当年掌出令权的中书省与掌审核权的门下省,常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这才有了政事堂,三省合署办公,这些年来,幸赖仙客沉稳,圣人的政令,才得以经老夫之手顺利颁行天下,挺之若是回来,我担心你掣我的肘,让我今后做事,步步维艰。”

说罢,李林甫笑了笑:

“这是公事,咱们之间还有私怨,挺之党羽甚众,如果回来又与老夫闹不和,别说是做事情了,恐怕吃饭睡觉,都不能安稳,眼下的朝堂虽也有派系之争,但老夫尚能压制,挺之若回,老夫也没有那个信心啊。”

人家这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两人之间的冲突,算是都掰扯明白了。

严挺之也没有为那句“党羽甚众”而辩解,因为他的当官朋友确实不少,但严格来说,不算党羽,但落在别人眼中,自然免不了结党营私之嫌。

史书记载:挺之素重交结,有许与,凡旧交先殁者,厚抚其妻子,凡嫁孤女数十人,时人重之。

这是够义气,有义气的人自然朋友多,别的不说,他一回来,单是裴耀卿和卢奂的态度,李林甫就已经深深顾忌了,何况还有一个马仔李齐物,如今掌漕运大权。

自己与裴耀卿正在增进感情的过程当中,严挺之这个老小子要是横插一脚,危害太大了。

半晌后,严挺之叹息一声: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我这个年纪,经不起风浪了,右相何必担心我一个老头子?隋王和耀卿都提醒过我,嘱咐我务必低头。”

说着,严挺之长吸一口气,道:

“其实不用他们提醒,我到了这个年纪,过去的很多事情都想开了,与其说与右相有私怨,不如说是因公结怨,如今右相处理国事井井有条,我自愧不如,何来怨恨一说?”

李林甫笑道:“希望挺之的话,皆出肺腑。”

“字字肺腑!”严挺之正色道:

“我已近致仕之年,但求此腐朽残躯,还能为圣人,为我大唐,做些实事,右相执掌中枢,老夫自然是俯首听命。”

“欸谈不上听命二字,更当不起挺之俯首,”李林甫走上前来,伸出双手:

“但望你我同心协力。”

严挺之也伸手与其紧紧握住:

“斯人老矣,今后的担子,全赖右相一肩担之。”

“但愿不要累死,”李林甫苦笑道

李林甫接纳严挺之,也是权宜之计,因为他需要一个背锅的。

这几年门荫候补的世家子弟越来越多,科举进士没有职事的也累积颇重,这些骂名,全他一个人担了,历史上对他的负面评价颇多,主要源自于此。

因为这件事,圣人没少骂他。

但是李林甫也没办法,朝廷的开支太重了,先不说养这些官员,便已经非常艰难,最无奈的是,科举上来的士子,人家都比较挑。

这都是武则天时期开的坏头,那时候的科举进士,大多都被安排至重要岗位,为的是制衡关陇集团。

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风气,那就是我宁愿候补,也不去偏远地区。

那么大唐的偏远地区都有哪些呢?

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四川大部,贵州全境,广东全境,福建全境,广西全境

也就是说,全国一半的地方,进士们不愿意去,一门心思想留在长安和洛阳。

李林甫也很绝,你们不去是吧,行,考中的不去,落榜的去,于是他鼓励藩镇节度使自行辟易举人,召其入军,也算是曲线救国,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但这并不能让士子们满足,因为节度使自行招募,很多没有编制,没编制就没有升官的可能,上升渠道就是断的。

“阿爷真的打算将吏部交给严挺之?”

回家的路上,李岫在马车内诧异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