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徐悲鸿画的孙多慈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好,你给我记着,现在什么也不要想,抓紧时间,认真准备,还是按照我们原先订的计划,报考国立中央大学。”

在安庆女中,孙多慈一直是学校的骄傲,国文、数学、英语三门重点课目,只有数学略差一些,另两门始终是高分。当时在安徽大学任教的苏雪林,后来写文章回忆说:“我是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卒业的。民国十九年,到安大教书,又回到安庆,母校此时已改为省立第一女子中学了。常听朋友们谈起:母校出了一个聪明学生孙多慈,国文根底甚深,善于写作,尤擅长绘画,所有教师都刮目相看,认为前途远大,不可限量。”安庆女中的校长也把孙多慈当作一面旗,无论校内校外,大会小会,总是得意洋洋地伸出两个手指头,“我们安庆女中有两位才子,一个苏雪林,现在是安徽大学的教授了;另一个孙多慈,将来还不知道如何发达!”

1930年是孙多慈命运转折关键之年,随着高中最后一学期结束,她在安庆女中的学业全部完成,面对她的,是崭新的大学生活。报考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早在高三之前的暑假,父母就和孙多慈,以及她的老师,做了细致的商量,当时定的目标十分明确,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可突然发生的家庭变故,打乱了她的生活环境和学习心态,短短两个多月下来,各课成绩直线下滑,甚至到了雪崩地步。别说报考全国一流的国立中央大学了,即便是省立安徽大学,也还要看她最后的努力。

从南京回来,这种状况依然无法改变,孙多慈也知道父亲所说的一切,但要真正安下心来,非常困难。

母亲非常着急,但也非常无奈,“你这孩子,命真不好,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爸爸出了事。”

孙多慈表面上还是很乐观,她安慰妈妈说:“你放心,吉人自有天佑,你女儿呀,肯定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料。我会努力的!”可私下里,她的心思就是定不下来。只要一捧起书本,爸爸的影子就浮到眼前来了。就想哭,就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把眼睛、耳朵都捂住,什么也不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事情在这年春天发生了转机,4月的一天,父亲孙传瑗意外地被放出来了。事先孙多慈并不知道,放学回家,见客厅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上前一看,竟然是父亲,就快活地“啊”的一声大叫,把父亲死死抱住,生怕别人再把他从自己身边带走。依旧泪水满眶,但这个泪,是高兴的泪。

孙传瑗在她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你这个傻丫头,爸爸大难不死,又逃过一劫,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哭出来了!”

孙多慈看着父亲,也不说话,只是乐呵呵地傻笑。

坐下来细谈,话题很快就绕到孙多慈报考国立中央大学的准备情况上来。“怎么样,你有多大把握?”

孙多慈难为情地笑笑,怯怯地伸出三根指头。

孙传瑗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把失望之意掩饰过去,脸上依旧挂着一丝笑意,“我估摸着你也考不上。爸爸关在老虎桥监狱,你心挂在爸爸身上,哪还有心思复习准备?”

“也不是,我……”

孙传瑗摆了摆手,“你不要气馁,上不了国立中央大学,就上省立安徽大学,在安庆当地,爸妈还可以多照顾你一些。”

孙多慈略略迟疑,还是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父亲,“如果今年能考上中央大学的中国文学系,那更好,如果考不上,我想改学绘画。先在中央大学旁听一年,明年再考。”

父亲很意外,“你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念头?”

孙多慈淡淡一笑,没有深说。

其实孙多慈早胸有成竹。

元月上旬,孙多慈去老虎桥监狱探望父亲期间,恰逢中央美术会画展开幕,孙多慈那天正好路过,完全是无意识的,也随人流走进了展览大厅。在展馆第二室,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挂在中心位置,尺幅最大,色彩最艳,也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油画《田横五百士》。

小时候就听父亲说过“田横五百士”的故事,但那只是个模糊概念,具体画面,只能按她自己的想像做最大的发挥。而现在面对的《田横五百士》,却是强烈地震撼人心能够触摸的场景。在这幅巨画前,她不知道究竟站了多长时间,她只知道,她被画作右上角那片蓝色深深打动了。“蓝”是深邃的天空,其大可以包容一切。由“蓝”而衬出白云,浓烈而突出,与“壮”之意相互呼应。画面上的所有人物,因有深邃的天,浓烈的云,从而形象高大,心胸高远,言行举止也有了“壮”的威武,“壮”的雄健。

四、 旁听国立中央大学(3)

晚上回到旅馆,在《中央日报》上,她读到了紫天《徐悲鸿的画》这篇文章:“《田横五百士》是描写汉帝遣人招抚田横,田横与五百士作别时的情景,此刻田横心中充满说不出的悲痛。至于五百士,也知田横此去凶多吉少,在伤别离之外,一方面愿他平安归来,一方面又愿他不屈不挠,所以此时的情绪最激昂,最含蓄,最幽郁,最深沉……”由此她也深深地记住了一个注定要让她记一辈子的名字——徐悲鸿。

去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旁听西画的念头,就是在这一刻产生的。

父亲没有说话,虽然他不希望女儿走绘画这条路,但如果不能考上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1930年,孙多慈和同学李家应一道,到南京报考国立中央大学。父亲本来要陪着她们过来的,但孙多慈坚决不同意,她认为她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国立中央大学的大门,类似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不过结构上要简单些,造型也很平淡,更谈不上什么大气势了。它由四根方形立柱为支撑,宽约十多米,高在六米左右,单单薄薄的孙多慈从下面走过,显得十分渺小。穿过大门,大道笔直,远处圆形的带堡状屋顶的建筑,别有一种欧洲风情。

迈进中央大学大门的那一刻,孙多慈的心,就有些怪怪的,并不是慌乱,也不是兴奋,而是一种黏黏的如胶状的东西,还没等她做出反应,一下子就把心给吸住了,牵引着她,迫使她不自觉地跟着它走。而且她感觉,这种行走,一时半会还不能终止,似乎绵绵无尽,似乎遥遥无期。不害怕,也不讨厌,只是好奇,只是刺激,就想以自己的生命,陪着它一直走下去。

多少年后,孙多慈反复回忆到这一细节时,最终明白,那就是冥冥之中,爱情对她的呼唤。

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创建于1903年的两江师范学堂。

1930年的国立中央大学,从头至尾,组建才满三年时间。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4月,国民政府成立。6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采纳蔡元培关于“改官僚化为学术化”的提议,颁布“大学区制”,率先在江苏和浙江两省试行。在江苏,国立东南大学与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被合并组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由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张乃燕出任首任校长。1928年2月,依照国民政府大学院大学委员会决议,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称江苏大学。同年5月,又改名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一职,国民政府推选吴稚晖出任,但吴稚晖一直未能到职,校长一职,仍由张乃燕续任。孙多慈报考中央大学时,国立中央大学共设八个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下设四个系科。孙多慈报考的,是文学院中国文学系。

考试的感觉就不是很好,即便是孙多慈擅长的写作,也始终找不到感觉。来南京报考中央大学的考生,高手如云,孙多慈那点才华,本来就不是特别出众,这种才华又只显露了二分之一,自然无法与强手一拼。结果在意料之中,孙多慈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国立中央大学的新生录取名单上。

从南京回来,孙多慈情绪很沉闷,把自己关到房间里,成天到晚只知道画画,连饭也是弟弟孙多括送进来。前后折腾了大概有半个月,这种低落的情绪发泄完了,再从屋里出来,她也换了个人,身子瘦了一圈,脸色也苍白如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