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又胡足道!”
写完这篇后记,已是黄昏时分,她独自倚着窗儿,恰见一群归雁,掠
过长空:一只孤雁,远远尾随在后。不多时,淅淅沥沥,又下起小雨来,无
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之情从心头涌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奋笔疾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死于哪年已不可考,她的传世之作是《漱玉词》,基本属婉约派,
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上她在艺术上的力求专精
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还兼有豪放之
长。她的《思项羽》诗和“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馄。”的诗句反
映出她忧国忧民的情怀。
朱淑贞断肠处别有情怀
北宋时,今杭州叫钱塘,城南座落着好大一处园林,园林又分东西两
园,在东西两园中,有桂堂、水阁、西楼、雪霁、依绿亭等胜景。这座园林
是当地世代为官的朱家的,朱家的小姐朱淑贞一天到晚在里面蹦蹦跳跳,过
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微凉待月画楼西,风递荷香拂面吹。”“独自凭栏无个
事,水风凉处读残书。”小小年纪的朱淑贞就已经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
还帮着父亲朱延龄收拾古董清玩。
朱淑贞欢快地度过她的童年,她渐渐地懂事了,她有了自己的恋人。
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弄着杨柳;满园的鲜花,幽静的小径,
飘逸着芬芳的花香,春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可是不久恋人就离她远去,从
此她人虽在家中,但心已到了万里之外。清明过后,云雾笼罩着华丽的小楼,
楼中的朱淑贞,回首早日的欢乐,止不住思绪万千,那天午睡醒来,从窗外
传来黄茸的婉嗒叫声,是那样好听,这鸟儿不知是在绿杨影中,是在海棠旁
边,还是在红杏枝头?她努力追寻那鸟的叫声,忽然想起当年也是在这个时
节,这样的环境,两情相悦,那鸟儿也叫个不停,当年多么高兴,还说道:
“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相知。”渐渐地一缕离愁随着那鸟叫声不断
地飘入窗中,充满了小楼,将朱淑贞全身裹紧,浸透了她的心。
又是一年过去了,朱淑贞的思念愈来愈深,想起离乡背井,远在天涯
的恋人,她看到的一切都使她愁肠寸断,她千方百计设法摆脱这种苦恼,“十
二阑干闲倚遍”,可“愁来天不管”。离愁逐渐加深,先还是“危楼十二阑干
曲,一曲阑干一曲愁”,后来便是:“万景入帘吹不卷,一般心做百般愁”,“鸣
窗夜听芭蕉雨,一叶中藏瓦斜愁。”从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