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桐青还是没有放弃最后一点无谓的反抗:你说怎么样送个洗碗机才能合情合理、不会显得太突兀?
展遥懒得理他了。
回到酒店房间后,宁桐青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给程柏写邮件。可写了满满一页后,他又删了所有的字,和衣倒回床上,许久都还是觉得如在云端,不知道从何处落脚。
那只五寸瓶他们是从瑞士的古董商手上买下的,它没有拍卖纪录,几经转手之后,早已无法考证展晨的父亲把它卖给谁了,又卖出了什么价格,唯一能知道的是,卖瓶子的钱确实救回了展晨的命。
而另一只记着“照我满怀冰雪”的瓶子的轨迹则清晰得多——程柏的祖父在沦陷中的香港买到了它,二十年后在伦敦拍卖,又在十多年后的东京重新拍回来。
宁桐青想起当初和程柏还试图考证过谁是那位题字的“平心堂主人”,他们翻遍了各种古籍、资料和拍卖纪录,到底还是一无所获,那个写着一笔好字的人,也是历史河流里又一个无关紧要的秘密。
当时程柏说:“也许他有一个情人,这是他们定情的信物。”
宁桐青反驳了他:“中国人不用瓶子做信物。”
“谁又知道呢?反正它们都留存下来了,连盒子都在,这太奇妙了。我的爷爷买下来它来时,我相信他肯定不知道这会是一对。”
那时的他们绝不可能想到,这“奇妙”根本不是开端,也不是结尾,不过是这一对有着超过千年寿命的瓷瓶所见证的世事中,极其短暂的几个阶段。
宁桐青又想,他是应该找个机会联系程柏,告诉他这个瓷瓶经历过的一段故事,然后取得Blanc先生的同意,再把这一对瓶子的故事也告诉展晨。
这样做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可宁桐青觉得他应该这么做。
这个机会来得很快,也很突然。以至于事后宁桐青会想,宁可它永远不来。
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办公室外头的蝉鸣吵得简直无法无天,宁桐青接到了程柏的电话。
听到程柏声音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电话那边的人正在经历巨大的折磨,情绪近于崩溃。他第一反应是Blanc先生的身体恐怕支撑不下去了,程柏的话很快证实了他的猜想。
“……他们要把他从医院接回去了。”
“谁是他们?”
问完之后宁桐青反应过来,他又急急改口:“为什么?”
“你忘了,爸爸是天主教徒。他们希望能有一个完整的仪式,不能死在医院里。”
“你现在在哪里?”
“在医院。我出来抽烟。”
“你的意见呢?”
“桐青,在这件事情上,我说了恐怕不算。”
宁桐青哑口无言,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找回声音的:“……没有转机了吗?”
“你是说哪一种?”
“随便哪一种。”
“恐怕没了。”程柏哑声说,“他们在办手续,等一下我也要跟着回去。我得陪着他,他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识了。我希望他能早点解脱。但不该回家。”
宁桐青一瞬间难过极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不该这么做。你是对的。”
“不重要了。我就是忽然想给你打个电话。之前他还有意识的时候,偶尔会喊你的名字。”
“……你需要我赶过来吗?”
电话那头的程柏愣了一愣:“你回英国了?”
“没有。”
“那就算了。也许赶不及了。除非你想来参加葬礼……但或许连葬礼都赶不上了。”
“别太难过,Bertie。”宁桐青试着安慰他。
“这是不可能的。”程柏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宁桐青没有挂电话,听着程柏在遥远的地方哭泣。他陪着他的同时,用电脑定了能赶上的最近一班机票。
收到确认邮件的一刻,他告诉程柏:“你去陪Blanc先生吧,陪他一起回家,别让你那些半疯的哥哥姐姐们祸害他。如果飞机没有晚点,十八个小时后我就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