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文不成武不就的,也不知道他到底会干什么。
“让他去光禄寺吧。”
胤祥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什么寺?
光禄寺是干什么的?那是在祭祀前后负责监督宰杀牲口;承办各种宫廷活动的各类宴席;给官员、其他部族、外国使节供应各种吃食;年节时再给蒙古王公发些畜类年礼的。
通俗来讲就是个做饭的,叫一个皇子去这里历练,练啥呢?杀猪宰羊吗?
“按理说,一般皇子初入朝中,应当择六部其一,这光禄寺是不是…”胤祥硬着头皮开口,他第一次觉得皇兄好像不太靠谱。
好歹给个礼部啊!那地儿清贵,又不对他的能力有太大的要求。
“这孩子愚钝,背个书都磕磕巴巴的,唯一的长处便是憨厚,让他去六部除了被人哄骗再来气朕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说着说着胤禛就开始大吐苦水,甚至直言弘时一点都不像他的儿子,他这样英明睿智(铁石心肠)的人怎么会生出这样憨厚老实的孩子。
胤祥被迫听他抱怨儿子,总不能张嘴‘对对对’吧?只能劝慰,“三阿哥这是心善呢,未必不是他的福气。”
光禄寺就光禄寺吧,好歹还是皇子,没什么出息也饿不死自己。
于是就这么着,弘时被指去了光禄寺,而弘历被指去了礼部,扔到了履郡王手底下办差。
胤禛记得上辈子弘历和胤祹这个叔叔关系还挺好的,那就让他带吧。
媳妇儿娘家被扒皮还要被迫给人带儿子的履郡王:……
好吧,不算带儿子,这过继出去的儿子算哪门子的儿子?如今到他手上了他可不会手软的!
能在礼部办差十分高兴但是莫名觉得自己被上司针对了的弘历:……
与此同时,外头的贝勒府也开始建了起来,宫里都在猜测,三阿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住到宫外去了。
一通操作下来仿佛被人遗忘的弘昼正溜溜达达去映水兰香给裕嫔请安。
“你这臭小子,还有心思到处乱跑。”裕嫔牵着他的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
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十几年,相处起来要更亲近些。
弘昼把瓜皮凉帽摘了下来,裕嫔又给他擦头上的汗,弘昼笑嘻嘻的,“不干活还不舒服啊?读书就已经够让儿子头疼的了。”
裕嫔没好气地狠擦了两下他的头,“懒死你算了。”
“儿子还是个娃娃呢,还不到出去办事的时候。”弘昼有些无赖。
“你也不害臊,别人家的男丁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估计孩子都有了,你还是个娃娃?”
“哎~儿子这是一心向学,想多读几年书。”
裕嫔就这么冷眼瞧着他鬼话连篇自打嘴巴,可瞧着瞧着好像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