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刘邦其人
写在前面的话:在秦末汉初的那个年代里,天下动荡,英雄辈出,各路烟尘都敢与日月争辉的乱世,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吕后、刘恒等人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激情乃至生命,投入到时事的漩涡中,为推动历史的发展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智慧,又如烟花般一个个在历史长空中璀璨、耀眼,直至如流星般黯然逝去。一位位传奇人物,一个个杰出人才,一段段精彩故事,在这里用妙笔倾情为您呈现千年前那一幕幕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画卷。写这部历史札记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求证多次,历经半年的时间,终于成就了第一卷的内容“群雄逐鹿楚汉争霸”。此书共分四卷,记叙了秦、楚的灭亡、汉的由来以及汉初残酷的政治和宫廷斗争。为您呈现围绕这些乱世男女英雄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故事---本作品气势磅礴,场面恢弘,引人入胜。作者严谨的构思,巧妙的文笔,本着对历史和读者负责的态度,为您再现几千年前的历史真象。是一部让人击节赞叹、掩卷深思继至扼腕叹息的历史传记。)
这是一个天下动荡,英雄辈出,各路烟尘都敢与日月争辉的年代,诸事更替,物是人非,瞬息间沧海桑田。
周赧王59年,即秦昭襄王第50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生在江苏沛郡丰邑一个普通人家。在他十岁的时候,始皇帝嬴政统一了中国。
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大哥刘伯,二哥刘仲,他小名刘季。他的弟弟叫刘交。刘邦,乃是刘季后来取的名字。
刘邦从小不爱读书也不爱种地,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但是他待人宽厚大度,性格豪爽,对人很宽容,不拘小节。由于他很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所事事的“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们会经营家人产业、和几个兄长相比差远了。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为他的浪荡无为,刘太公不知生了多少气,后来见他积习难改,只好听之任之,由他去了。刘邦喜欢广交朋友,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屠户鼓手,都能与之结交。因为豁达大度、出手大方,又乐意助人,所以刘邦的人缘相当不错,地方上各种身份的人物当中都有他的至交。
刘邦长大后,生的中等身材,方脸大耳、鼻梁高隆,脸上须髯丰美,气度更加*不羁、洒脱不凡。在他十岁的时候,始皇帝嬴政统一了中国,设立了郡县制。
某日他听说沛县泗水亭正选拔亭长,就去参加了考试,谋得了泗水亭长的职位。亭长是秦朝时地方上地位最低的官职,一个亭管辖的范围大约是方圆一里,这片巴掌大的地方,多的住百户人家,少的则只有几户到几十户不等。亭长除了负责往来官差的食宿事宜,还要维护亭内的治安,帮助化解一些民事纠纷,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
刘邦对于亭长一职似乎毫不在意,平日积习不改,依旧酒色自娱,无拘无束,常常喝得醉醺醺的,别人也无可奈何。官府之中上上下下一干人,刘邦虽然混得很熟,但又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些人,时常给一些盛气凌人的家伙难堪。还常带一帮朋友出入酒肆,有时也领到自己家里。刘邦的嫂子对他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行为很看不惯,对他带到家里的一班朋友很不客气。
有一天临近中午,刘邦顶着竹帽抄着手在街上溜达,几个平日关系还不错的酒肉兄弟一看到刘邦,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忽啦全围拢了过来,要他中午请客吃饭,刘邦装作不经意地一捏钱袋,蔫蔫的空空如也,又不好意思推辞不请,只得硬着头皮,带了这几个弟兄到大哥家里混饭吃,几个人正在酒酣耳热的兴头上,想请嫂子再给他们添个菜,嫂子当众不便发作,却在灶间将锅底刮的山响,朋友闻声,知道这是家中没有可烹烧之物的意思,纷纷离席而去。
刘邦深感扫兴,也无可奈何。他后来做了皇帝,大封家人,唯独不封大哥家人,经他父亲再三提请,他才将他嫂子的儿子刘信封为羹颉侯,以示报复(羹颉,据《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是一座山的名字,位于今河北怀来涿鹿西南:“颉”有鸟高飞之意,“羹颉”就含有饭食已尽或饭汤全光的意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意义深远的婚姻
刘邦年近四十,已和一个家族地位低贱的邻家女子曹氏有了一个儿子。却不肯结婚。他的父亲经常苦口婆心劝导却无济于事,连颇受他敬重的二哥也亲自来劝。
而刘邦后来这一桩意义深远的婚姻,也间接地成就了他的帝业。那位姓曹的女子在自己的儿子才满五岁的时候,也就是刘邦正式的老婆吕雉进门前的三天离奇过世了。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雉,字娥姁。据史书记载,吕雉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吕泽,一个叫吕释之,她有一个姐姐叫吕长姁,还有一个妹妹叫吕媭。她的妈妈是吕媪,父亲是吕公。吕家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因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逃到了沛县。
吕后的父亲很不简单,因为他和沛县的县令关系非常好,而且沛县在秦代是一个大县,沛县最高的长官叫做“令”----县令。按照秦代的制度,一县分“令”和“长”两个级别,叫县长的级别低,叫县令的级别就要高得多。
吕后一家是县令的好朋友,自然在县里面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刚到沛县,很多人便听说了吕公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纷纷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
过了没多久,吕雉的父亲就对外宣布说,为了感谢沛县父老乡亲们的热情厚待,他要举办盛大的寿宴表示答谢。
当时由沛县的功曹萧何负责筹办寿宴,接待客人。这个萧何工作不错,为人处事非常圆滑,上下各个方面的关系都打点的妥妥帖帖的。刘邦成了亭长后,出去做事,别人送给刘邦红包3两银子,这个叫萧何的独自给5两,后来汉朝建立,刘邦为了感谢他多出来的2两银子,特意比别人多赏赐了2000户食邑给他。
根据萧何宣布的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因此宴会的座次不分年龄高低、身份大小,只按贺礼的多寡,来定尊卑贵贱。萧何忙里忙外,招呼来人,并高声吆喝着来宾的名字和贺礼数字,一旁有人忙着登录礼单清册,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
此时做为亭长的刘邦也来赴会,他从门外一闪而入,萧何一抬头看见,不觉一笑。而刘邦听得萧何在堂前高叫“钱不满千钱,请坐于堂下”,知道又是钱多者坐贵席,便在递上名刺(古代的名帖,类似今天的名片)时,不假思索地脱口喊道:“奉贺钱一万”。其实,当时刘邦身上并没有一文钱。他来这里,不过是为了凑凑热闹,并非是给沛县令捧场,所以对贺礼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
这边萧何一看是刘邦,又听他奉钱一万,心里就有数了,冲他诡秘地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去禀报了吕公。
那厢吕公听说有人出一万贺钱,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刘邦也不谦让,眼乜斜一下众人,就堂而皇之入席。
酒宴开始,吕公一再用眼光暗示刘邦:你喝完酒不要走,再坐一会儿。刘邦会意,便独坐在那里不动声色、旁若无人地自斟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