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4…18 15:33:25 字数:1519
据南京东郊马群、自水桥地区一些老人回忆,损失最惨重的是远道开来的川军某师,他们的枪弹多为劣质品,不堪使用,显然被混入国民党军队后勤供给部门的日谍和汉奸暗中做了手脚。官兵们的血肉之躯怎能抵挡住疯狂的日寇?几乎全军覆投。该师有一个团,因担任阵地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未直接参加战斗。该团团长于战事失利后,为保住有生力量,遂带上全团二千余官兵急行军向南撤,进入绵延十几里的青龙山山区,但却从此消失,无踪无影。
1990年夏,英国伦敦出版的《观察家》杂志发表文章,列举了近现代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些神秘事件,其中披露了—件鲜为人知的奇事:在中国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中,曾有一个团的中国官兵在南京东南30余里外的青龙山山区神秘失踪,从此再无消息。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937年12月初。近20万国民党军队云集南京城内外,参加首都保卫战。其中,72军、74军、93军等部队是从湘沪战场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的;还有几个师,是最高统帅部从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紧急抽调来的。这些部队虽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但装备太差,只有步枪、机枪、手榴弹及少量迫击炮。而乘胜进攻的日寇装备精良、训练有索,拥有重炮、装甲车、坦克,还有大队飞机助威,张牙舞爪,气焰凶狂,不可一世。激战中,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据南京东郊马群、自水桥地区一些老人回忆,损失最惨重的是远道开来的川军某师,他们的枪弹多为劣质品,不堪使用,显然被混入国民党军队后勤供给部门的日谍和汉奸暗中做了手脚。官兵们的血肉之躯怎能抵挡住疯狂的日寇?几乎全军覆投。该师有一个团,因担任阵地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未直接参加战斗。该团团长于战事失利后,为保住有生力量,遂带上全团二千余官兵急行军向南撤,进入绵延十几里的青龙山山区,但却从此消失,无踪无影。
攻占南京的日寇总指挥部在战事结束后统计侵略战果时,就发现中国守军有一个整团未被歼灭或俘虏,也未放下武器进入城内的由万国红十字会划出的难民区,面是转移走了。但该团似乎又没能突出日寇的两道包围圈。日酋们认为此事溪跷。重庆国民党作战大本营于1939年统计作战情况时,也注意到这一咄咄怪事.列为“全团失踪’。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政部、军令部都派出专人对此作专顷调查,但仍查不清楚真相,最终不了了之。
根据推测,这个团在当时不可能突围。因为日酋松井石根大将采用了大迂回战术,于1937年12月1日出动两个精锐师团从上海南边的杭州湾登陆,经嘉兴、湖州、广德、芜湖,包抄中国大军后方。12月10日,这支日军的一部在南京东南部重镇汤山与沿无锡、镇江、句容一线打过来的日寇主力会师,从三面对南京实行大包围。中国军队只有邓龙光将军指挥的93军等少数部队,趁日军尚未合围,经龙源、孔山、湖山间山道大胆穿插,冲过京杭国道,撤往溧阳山区。而在这之后,没有一支成建制的中国守军能冲出日寇严密的封锁圈。
英国《观察家》杂志上那篇文章,将此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个营的法国步兵在马尔登山地上的神秘失踪事件相提并沦.引为本世纪世界军事史上的又一个谜。
70年代初,在开发苏南煤田的高潮中,青龙山山区的矿校学生和驻军建矿井、采煤(实际上并不具有经济开发价值),无意中发现过几个洞穴,有的洞穴很深。据当地乡亲们介绍,山区一定还有一些洞穴因洞口隐蔽或被山洪爆发的泥石浆掩埋住洞口而未被人们发现。传说其中一座山的山岩下就有很大的溶洞,因为如用铁锤敲击某一处岩壁,可隐隐听出空声回音……
也许,当年那一团川军黑夜里为了躲逃日寇的追杀而躲入了山里某一巨大的洞穴,由于某种原因没再能进出来,全部葬身于洞中;也许,当时这个团为突围逃生而主动化整为零,部分人逃出了封锁圈……总之,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地道战与日寇
更新时间2012…4…26 23:53:32 字数:5064
说起来地道战,可不是新鲜事儿。早一千年以前,河北人就在玩这个勾当,干这个买卖的,就是评书《杨家将》里面的六郎杨延昭。
当时,因为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政权不得不在河北平原面对辽军的铁骑。虽然建立了瓦桥关等三座雄关,但关口毕竟是可以被绕过的,如何在平原实现对敌军骑兵部队的抗击,成了宋军的一大课题。
这里面还有一个政治问题澶渊之盟后,宋辽毕竟“约为兄弟之国”。辽国弟弟到宋国哥哥的地盘上打草谷,属于促进双方交流,宋国哥哥要是在地盘上修点儿防御工事,却会引发外交问题–这表明哥哥对和平没有诚意阿。
辽国人自然是有道理的--你看,我这儿,可什么也没有修啊。
拳头没人家大,哑巴亏就是这样吃的。
所以,像秦始皇一样修长城是不要想了。
好在北宋虽然在战术上颇为迂腐,却是我国古代罕见的重视军事技术发展的朝代。到底被他们想出办法来。宋朝一反各代移民戍边的传统,把宋辽边境的居民全部撤离,在当地大办植树造林,搞起了野生动物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宋辽边境成了一道宽达数十里的“绿色长城”,丛林地带骑兵难以通行,有效地阻止了辽军的渗透作战。
这回轮到辽军吃哑巴亏了–绿色工程,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你当弟弟的好意思不让当哥哥的种树?
不过,光种树是不够的。万一辽军突破这道地障,宋军步兵的机动力不及对方,在野战中经常想打打不着,想跑跑不过,十分被动。所以据说杨延昭担任高阳关都总管的时候,发明了一个新的战术–在地下修长城。
这就是保留至今的“杨六郎藏兵洞”。依托城池,宋军使用地下通道连接本方各要点并延伸到野外,必要时人员可以从地下通道中接近敌军,发起突然袭击,也可以在遭到敌军攻击时通过地道撤离。
辽军的战马不能钻地道,只能徒呼奈何、。。
这种地下通道,至今存留数十里,采用砖砌,内部照明,储存设施俱全,令人叹为观止。
只是再好的工事,也要人去守的。六郎以后,北宋军队渐渐腐败,当金兵入侵之时,河北守军一溃千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藏兵洞,自然也没有用上。
地道战真正在战争中发挥作用,还要到抗日战争时代。电影《地道战》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揭示了当时河北军民怎样在平原上利用这一独特战术手段与机动火力都处在绝对优势的日军周旋。至今,在河北冉村(即《敌后武工队》中描述的大冉村),焦庄户等地,都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地道,让人可以领略其风采。
然而,《地道战》毕竟是一部电影,实战中地道战的作用究竟如何,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也不乏“土八路,瞎胡闹”的观点。
2008年11月,笔者在北京总参三部干休所采访了现已离休的原冀中24团作战参谋刘居仁。刘老回忆,地道战是八路军能够在平原坚持的重要作战手段,他本人就是一个地道战的受益者。1942年夏末,他在和另一个团的作战参谋取联系时,与日军扫荡部队在中闾一个村子狭路相逢。两人见势不妙匆忙躲进了地道。此时日军骑兵就在地道上方通过,蹄声如雷。刘老回忆当时最担心日军的战马把地道顶盖踏破。
1941年5月1日,日军对冀中军区发动了著名的“五一大扫荡”,由于敌强我弱,八路军各部纷纷边打边撤,向平汉路以西的山区转移。为了坚持当地斗争,鼓舞军心士气,冀中24团奉命留在当地,继续与日军在平原地区作战。
这个团真的在冀中坚持了下来,日军屡次试图捕捉该部,却因为每次无法掌握其行踪而失败。但刚一松懈,某个防范不周的汽车队,又会被这支部队打一个人仰马翻。日军眼里,行迹飘忽的24团成了冀中平原上的“幽灵部队”。
当时的冀中,被日军用封锁沟条块分割,碉堡炮楼密布,在这张蜘蛛网上,一两千号人的24团,是怎样把自己像影子一样隐藏在这片土地上,并坚持作战的呢?
对刘老的采访,基本揭开了这个谜。
日军想找一两千人的24团,恐怕是找不到的。整个24团,分散在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各村地道中,只有当有战斗任务的时候,部队才会集中,打完又分散开来,连团长也不例外。刘老回忆,他一次接到侦察参谋的情报,要向团长汇报,是换了三次接头地点,最后在一口井中暗藏的地道里找到团长的。当晚,通过通信员召集团部人员和两个连队集中,第二天,打了日军一个“宣抚班”。
按照日军想法,一个团,总要有个团部,有各个部门,直属队,勤务兵,参谋,电台,辎重……带着这种框框去找,那永远也找不到24团的。由此可见地道在平原敌后作战中的作用。
这种坚持,常常要付出血的代价。地道最初的目的只是隐蔽,分散的部队藏在地道中,一旦被发现,没有足够的战斗力与扫荡敌军抗衡,全靠当地人民的掩护。刘老回忆当年曾有一名美军情报官杜伦上尉到冀中考察,被日军困在地道中。由于杜伦没有经验,把一个笔记本丢在了房东家里,结果房东大娘被日军严刑拷打,割掉了十指,但始终没有供出地道的秘密,杜伦因而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