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它们的深入分析,告诉我们这些思维误区是如何干扰大脑,如何让我们的决策发生不自觉的倾向性。在阐述这些思维规律的基础上,作者还为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可以让我们成功避免误区带来的干扰,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更加明智和成功,成为理性而精明的人。
做出明智而正确的决策行动,其实并不需要额外的智慧,只需要始终牢记和把握一点:少犯错误。我们在行动之前,往往会受到各种思维误区的干扰,最常见的包括:专业知识带来的思维局限性,对数据和事实真相的天然排斥,不自觉地高估他人与自己的感官一致性,因为投入的成本从而人为拔高一件事物的价值认知等等。这些思想弱点,一方面会让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不理智决策;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善意地加以利用,则可以使我们开展行动的阻力更小,促使我们的成功。
我们从中能得到的启发又是什么呢?如今的企业流程,尤其是很多典型的外资企业,让人们能够把工作分解成非常细小的部分,就像螺丝钉一般严谨而高效。但这样做,对公司来说也是有风险的:由于员工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最终意义”,因此,往往失去顾全大局的责任心、目标感及成就感。因此,如果企业希望员工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潜能,就需要让他们明白工作的意义,要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工作所带来的积极结果。这不仅能让公司的生产力大大提升,还能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在文艺复兴时期,教皇问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像《大卫》这么漂亮的雕像,请问你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掉,大卫就诞生了。”米开朗基罗的这个回答啊,其中的道理很值得借鉴,那就是“不该做什么”,往往比“应该做什么”,更能促使我们清醒思考、明智行动。
好了,前面我们介绍了一些非理性因素对人们工作表现的影响。那么,对于某项工作成果的评价,人们是不是能够永远理智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作者告诉我们:我们总是更偏爱自己的劳动结果。
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有人推出了一种十分方便的“蛋糕粉”,只要将它加水调和,就可以入炉烤制成美味的蛋糕。但是,无论它的味道与口感多么好,人们却始终很少购买它。后来,有人索性将蛋糕粉中的一部分配方去掉,让家庭主妇们在制作的过程中自己添加鲜鸡蛋和食用油。结果呢,这种蛋糕粉的销量反而立刻大增。这难道是因为产品本身变得更好更方便了吗?显然不是,家庭主妇们不仅需要额外购买鸡蛋和食用油,而且也很难持续稳定地保证美味。所以,我们不难推测,正是由于自己动手参与的那一部分环节,让家庭主妇们感觉到“蛋糕是自己的作品”,因此而给出了更好的评价。
为了证实这一点,作者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些志愿者按照说明书叠千纸鹤,在每一位志愿者叠完之后,研究员都会要求志愿者对自己叠的千纸鹤出价。结果,志愿者们平均愿意花25美分来买下自己的这个小作品;而同时,研究员也让另一组志愿者来对这些千纸鹤出价,他们自己没有叠,仅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评判,结果,这些志愿者平均出价只有5美分。显然,人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更加珍视,虽然这件成果在外人看来不一定有什么实际价值。
这个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它可以为今天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找到原因。比如人们更喜欢去宜家买需要自己组装的家具;比如私人定制的鞋子或汽车往往更受欢迎;比如难追的姑娘往往更能吸引男人等等。当然,合适的尺度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没有人会为了追求“自己的作品”,而从砍一棵树开始制作家中的木茶几。
刚刚说的这些,无论是蛋糕、千纸鹤,还是宜家的桌子,都是一些实体物品。那么,如果是构思、创意这种产品,人们是否也会认为“孩子是自家的好”呢?要证明这一点,实验必须设计得足够巧妙。因为,如果是简简单单地模仿上一个实验那样,让志愿者对自己的创意打分,再让另一组人对这个创意打分,即便评分有差异也没法说明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创意本身总是带有个人判断与偏好的,即便评分有差异,也并不能证明“自己创造”是主要的诱因。比如:一位基督徒会认为,每周去教堂做礼拜会让人们更加幸福,但他之所以偏爱这个主张,只是因为这符合他的价值观,而不是因为这个主意是他想出来的。
然而,作者再一次巧妙地用实验验证了这个论点。首先,他设置了一个问题:“怎样能节约社区用水?”并同时设置了一个解决方案:“用家庭废水净化成的再生水浇灌草坪”。接下来,他将志愿者分成AB两组,A组的志愿者,被要求直接对以上这个解决方案打分;而B组的志愿者则没有直接看到这个解决方案,而是看到了一些被打乱的词组“废水、草坪、用、净化成的、家庭、浇灌、再生水”,他们被要求用这些词组拼成一个解决方案,然后对自己的方案打分。所以,事实上,B组最终拼出的解决方案其实也是和A组看到的一样,那就是“用家庭废水净化成的再生水浇灌草坪”,但B组对这个方案的打分却明显地高于A组。这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同样的方案,但如果人们感觉这是自己想出来的,那么他们对方案的评价也会高出很多。
又比如,在我国很多历史题材作品中,那些聪明的谋士和军师,他们在给君王献策时,往往不会把话说全,只讲一半,剩下的部分,让对方自己去领悟,而这样做有时恰恰起到了更好的劝说效果。你看,无论是实体物品还是思想创意,人们总是容易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评价更高。理解了这一点,你完全可以利用它为你服务。比如:为了劝导孩子多吃蔬菜,下次你也许可以尝试带他去后院,让他亲手种下几株。
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非理性行为对人们工作的影响。我们讲了,过高的奖金可能会降低员工的业绩、给工作赋予意义能让人更加积极,还有,人们倾向于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评价更高。
非理性行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
这里给你介绍三个观点,第一个是,一夜暴富并不能让我们开心一辈子;第二个是,我们往往对少数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而对多数人的不幸却置若罔闻;第三个是,人的短期情绪也会带来长期效应。
先来说第一个,为什么一夜暴富并不能让我们开心一辈子。这要从人的适应能力说起。我们知道,人类拥有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它其实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正因为我们能够对新的环境逐渐适应,所以,它始终能够帮助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的变化上来,在第一时间识别机会或者危险。比如:当你从黑暗的房间中突然走到明亮的街道上,强烈的阳光会让你觉得很不舒适。而过了几分钟,你就习惯了新的环境,视觉系统就恢复了正常运作。类似的,人们遇到新的气味、温度、声音等,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一开始,我们都会有明显的感觉,但一段时间的适应过后,也便习以为常了。
事实上,除了对物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人们对心情的起伏也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这被称为“快感适应”。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受伤,腰部以下完全瘫痪,医生说你再也不能站起来走路,余生只能坐在轮椅上,许多乐趣都再也享受不到了……那么,你会怎样想?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将痛苦终生,永无出头之日?但其实,人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大得多,适应速度也很快:过一段时间,你可能就习惯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现一切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甚至,在新的条件下,你还会发现新的快乐。
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们拜访了许多彩票大奖得主、普通人以及残障人士,了解他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程度,也就是幸福指数。结果发现:在人们刚刚中得大乐透或者成为残障人士时,他们的幸福指数与普通人有着巨大的差别,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大约一年后,他们的幸福指数居然变得和普通人十分相近。人们通常会低估自己对于新变化的适应能力。我们往往以为,如果事与愿违,就会痛苦不已,如果如愿以偿,就会幸福无比。但其实,我们的适应能力比想象的更强。
这样的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呢?通常,作为消费者,我们总是希望买来的新东西能够让我们更幸福,但遗憾的是,这种幸福感通常并没有我们期待的那样强烈和持久。比如每次刚买了新手机,你可能会感觉很神气,但是用了几个月后,这种新鲜劲儿就烟消云散了。这就是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它,所以不得不寻找下一个新东西,来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感,这就像俗话所说的,“站在高山顶,还有更高山”。
所以,如果某一天,你打算给客厅替换一套新的皮沙发、床垫以及大尺寸电视机,那么不妨尝试先买其中一件,过几个月再买下一件,这样的“渐进式购买”方式,会让你获得更长久的幸福感。
此外,作者还写到,“对比”也能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比如: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台漂亮又好用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你邻桌同事用的电脑比你的要差一个档次,那么这种明显的对比,就会让你觉得开心。反过来,如果邻桌同事的电脑要比你的好一点,那么,这种对比就会让你不爽。
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举个例子,当你因为不停地做家务而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休息一会儿,喝杯咖啡,而当你正在享受热水澡的时候,总是不希望有人来打扰你。那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突然被打断,情况究竟会怎样?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他们邀请一些志愿者前来免费体验星级酒店的高端按摩椅,第一组志愿者享受了3分钟不间断的按摩;而第二组志愿者呢,则是先按摩80秒,然后停顿20秒,接着继续按摩80秒,总的按摩时间是2分40秒,比第一组的时间少20秒。随后,研究人员要求每一位志愿者对整个按摩过程作出评价,结果令人很惊讶:中间有间隔、按摩时间较短的第二组志愿者,对整个按摩的评价反而更高。
对应的,研究人员又做了另一个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在听一段噪音的过程中休息了几秒钟又继续听完的志愿者,比那些一口气听完这段噪音的志愿者的反感程度更强。也就是说,当人们做某件讨厌的事情被中断、随后又继续的时候,整体的厌恶感也加强了。
总结一下就是:中断快乐的体验能够增加快乐感,中断厌恶的体验也会加剧厌恶感。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不开心的事情一次做,开心的事情分多次做。比如,假如你在打扫房间或者修改一篇稿件,最好一鼓作气一次做完,这样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你的不愉快;而如果你正在享用一块可口的抹茶蛋糕,不妨先停下来写封邮件,然后再去品尝剩下的一半,这样能够增加你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