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道童抬着竹轿,随在南华真人身后一路拾级而上。
诸葛乔与一众护卫跟随在后面。
“而是叔父有面子啊,在这隐士高人面前都能有如此待遇。”
诸葛乔笑道:“咱们也跟着沾光,能上着仙家福地去看一看。”
“你们信不信?要是我父亲和三叔父来,那怕是要在山下等几天,考验考验诚意。”
护卫们听着诸葛乔的打趣,不想听的不得不听。想笑的又不好意思,太过放肆。
真是孝子啊,哪有这么说自己老子的。这不是在变相说诸葛瑾和诸葛均悟性不够吗?
这些护卫跟随诸葛亮时间已经不短了,外人眼中的诸葛亮博学多才,乃高不可攀,谪仙一般的人物。
可他们实际接触中的诸葛亮,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就连这诸葛氏几兄弟,他们也多有接触。
他们眼中的丞相大人与兄弟之间,与平常百姓家无异。
更因为都是富有才学之辈,更能看得开些,相处更为融洽,也更多了些乐趣。
护卫们在后面偷偷议论,要不要等下次诸葛瑾和诸葛均来隆中的时候,偷偷打个小报告。
用诸葛乔来讨个彩头。
护卫首领:“丞相乃大汉擎天一柱,深受陛下与先帝敬重。陛下来了也要尊称一声相父,先行拜见之礼。”
“区区一座终南山,即使再灵验,再怎么是福地,也盛不下丞相大驾。”
护卫首领信誓旦旦的说道:“世外高人既然没有飞升成仙,还留在人间地方。那便还是凡人,还归朝廷管。”
“既然归朝廷管,岂能不敬丞相!”
“天下间若有人对丞相无礼,不要说我们不干,陛下更不干,大汉的将士们更不干。”
对护卫首领的话,诸葛乔没有任何反驳,因为这本来就是事实。
人说官阶最高者莫过于三公,可谁能比得上真正的公爵。先帝亲封三大公爵,关于张飞都已逝世,只有叔父一人尚在!
大汉仅存的一位公爵,身上还背着入殿不拜,赞拜不名,加赐九锡,假黄钺的荣耀!
入则百官之首,天子之师,亚父之尊。出则联军百万,纵横天下!
作为臣子而言,历尽大汉以往四百年,未有一人能与叔父比肩!
如此职权而忠心耿耿,上不欺君,下不专权。古时不见,日后也怕没有。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叔父此时虽辞官还乡,但仍可改动天下大事。
决定兴废也是可以的!
别说叔父与道家颇有渊源,就说按照这一层身份,到哪,无论再怎么超尘脱俗的高人,都得给几分薄面。
在南华真人的引领下,他们顺着山间小道,一路来到了一处茅屋前。
三小间茅屋,一处凉亭面朝云海。
好一处清净雅境。
诸葛乔四下看了看,我们一路走上山来,才川林过港,他还以为要到山顶上去。难道左转右拐,却豁然开朗。
到此处后,诸葛亮与南华真人在凉亭中安坐,打发诸葛乔与护卫等人与道童到一旁休息。
哗哗……
茶香缥缈。
南华真人抬手,“请!”
诸葛亮颔首,端起茶盏轻抿了口,便放下了茶盏。
诸葛亮心中繁琐未定,无心饮茶。
“呵呵”
南华真人眉眼含笑,“丞相一向睿智超然,今日却愁锁眉间,心绪不定,看来心中烦忧之事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