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忽略了它,
让它重重地摔倒在地
猝然而逝的时候,
灾难将降临世界。
善待孩子的意志吧!
虽然我们不是天生的工程师、艺术家或科学家,但我们都是天生的教育家,天生的父母。在每个人身上,这种与生俱来的从事教育的天赋和才能比从事其他职业的天赋和才能都要强大的多,普遍的多。遗憾的是,这种才华大多处于沉眠蛰伏的状态而遭到浪费。它亟待被唤醒、被挖掘,最重要的是,亟待明智的引导。 —— 唐姆斯·麦克莱伦校长
孩子的意志是神圣的
本章的思想并不是有关青少年教育的,而是有关孩子意志的培养。
如果没有道德的本质,理性将漫无目的。如果没有理性,意志将无足轻重。如果没有意志,理性也就压根不可能存在。正因为有道德观念,人才成其为人,而道德观念只有在具备个人意志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因此,对孩童进行的所有的意志训练,其最初、中间和终极目标就是使之成为道德高贵生活幸福的人。
那么,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和教师,他〔 她)应该具备什么基本要求呢?
他(她)应该或多或少地懂得孩子的一些天性;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某个孩子;他(她)本身应该拥有良好的意志力,并擅长运用正确的方法培育孩子的意志力。
此外,必须谨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能简单化,运用千篇一律的固定规则。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意志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定的规则通常并不能解决独具特色的问题,相反会使问题更加模糊晦涩。
在这一点上,人们常犯以下的错误:
第一种错误:孩子的意志应当符合并遵从由父母或教师确定的某些标准。这就意味着对孩子纯洁的天性进行人为的改造。孩子最初的天性的确是可以加以后天的培育并得以改进,但是,这种天性中最本质的那些内容却是根深蒂固的,终其一生,它们都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特定的孩子的特定意志品质是什么?或者说怎么样才能改进这种特定的意志?每个孩子的意志都是他个人前进的动力。这种意志并不像是工厂里的某个锅炉,这个锅炉和一套运转良好或运转有问题的机械连接在一起,如果人们对它不满意的话,就可以随时用一个更好的加以代替或者对其进行修理。这种意志是活生生的,它和它的精神机制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决定和主宰它的唯有精神力量,因而,它不可能顺从于任何外来强加的标准,除非这种标准是由精神自身带来的。
第二种错误:孩子的意志应当打破。“打破意志”是一种违背事物天性的异端邪说,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孩子在未来长大成人后的成功取决于他自己的意志,以及由这种意志所产生的力量。而“打破意志”就意味着摧毁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这等于说,从一开始就扑灭孩子成功的希望之火。如果意志得到了恰如其分的理解,没有人会希望“打破”它的。教导孩子顺从并不需要去攻击或侵袭他的意志,不论这种攻击或侵袭是采用平和的怀柔手段还是采用剧烈的暴力手段。顺从只有在与孩子的意志不矛盾的前提下才有内在价值,它的意义不在于如何顺从和顺从的结果。强制顺从于正当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意志,让他们通过意志去赢取那些美好的东西,如果意志仅仅是受强迫和高压产生的,那它永远都不会内化到孩子的灵魂中。换句话说,假如没有精神的主动参与,强制顺从本身并不能起到强化意志的作用。强制顺从可以导致对命令的公正合理性的沉思和发现,并由此间接地强化意志。但是,如果说它没有导致这样的发现,那么它的危害就远甚于想象,它绝对是对孩子的一种严重的伤害。孩子们应当知晓生活中带有强制意味的东西,比如法律,但是,他们更需要成人教给他们判断的价值。
下面我们将给出训练孩子的最佳箴言:武力、体力或其他手段,少量使用;以理服人,耐心温和,循循善诱。
这一箴言在实践中的应用必须因不同孩子的个性而异。遇到的困难越多,应用这一箴言的必要性就越明显,并且,更加有必要在实践中灵活机智地加以变通。
为人父母或教师者必须拥有理性——必须通情达理——并且能够以极大的自制显示这种理性,对理性的力量满怀信心。
因而,不要试图让孩子的意志屈从于某些僵硬的标准,耐心地训练他们。
不要试图打破孩子的意志,想方设法追求它的理性发展。
不要放任孩子凭着一时的冲动行事,精心地培育他的意志力,让它均衡发展。
永远把孩子的意志当作一种无法形容的神圣事物。对孩子进行意志力培育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事实上,它非常具体。不要把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简单地等同于一套机械的方法论。要深思熟虑地、细致周到地教育孩子——就像你在教育皇太子般谨慎小心。
用理性浸润童心
要对孩子的意志进行完善的训练,一个前提条件是这种训练必须在理性的氛围内进行。惟其如此,孩子自身的判断力才能蕴涵和浸透公正合理性,并推动和促进相应的意志力锤炼。如果细细分析的话,这一和意志力训练相关的理性准则可以分解为下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当连续不断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涌现,但是,它们所起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激励鼓舞作用,而不是适得其反的烦恼骚扰作用——
1.这个行为正确吗?这是处理手头这件事情的正确途径或方法吗?例如——使用一把锯子或一根针。
2.这个行为彻底吗?你有没有丢下什么未完成的工作?例如——制作一个玩具或者是缝制一件围裙。
3.这个行为完美吗?例如——这是你最出色的朗诵,或者是你最佳的态度吗?
4.这个行为明智吗?它有没有可能为你带来满意的结果?例如——梦寐以求的野餐会,或者是上课迟到。
5.这个行为得到理解了吗?例如——某个经验教训,或者是做某件事情的方法。
这些能够唤醒孩子理解力的问题是意志力训练过程中的首要因素。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的个体,他们的脑海中有着无穷无尽形形色色的问题,而他们自身则是这些问题的中心。对于意志力的训练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你可以通过抓住一些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怎么样,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谁的——来开启幼小的心灵,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例如:你下达了一个指令,孩子的脑海里开始连续不断地发问——“为什么我必须做这个?”“为什么我必须以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做?”“为什么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做这个?” “为什么我必须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做这个?”
相似地,也可以提出下面一系列不同的问题:“我该怎么样来做这个?”“我必须在什么地方做这个?”“我必须在什么时候做这个?” “我必须做什么?”“我做这个是基于谁的愿望或者为了谁的利益?”“这个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遗漏这个行为的话,后果又将如何?”“我在类似的情况中有过什么样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