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知道他这是想为镇国公府讨回一个公道。
可是萧让是自己要保的人,也是他给崔安如出的题目。
若是她能接受萧让继续存在,说明她对皇权还是有足够的敬畏,不然的话,她就有些骄傲了。
萧让的存在,对皇上而言,是检验崔安如忠诚度的一块试金石。
皇上深谙权力的平衡之道,他清楚地知道,只有让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才能确保皇权的稳固。
萧让若能继续存在,那便意味着崔安如能够理解并接受皇上对权力的掌控,她会明白,皇上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其深远的考量。
只有这样的崔安如,不仅对皇权有着足够的敬畏,而且也显示了她的智慧和政治上的成熟。
皇上希望她能从大局出发,理解自己的苦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人恩怨。
毕竟,她该恨的人,从来不是萧让自己。
镇国公府那件事,是他背后授意。
崔安如一直揪着不放,早晚会查到自己头上。
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皇上想要看到的。
皇上说道:“没有人会忘记镇国公府这些年对于我们大夏的贡献,一门父子都这样优秀,实在是让人敬佩,只不过是命运多舛,遇到了萧让这样的败类。”
他还知道,这一切因为谁而起。
“所以朕倒是觉得,轻易让萧让死了,并不能告慰镇国公父子和边关千万将士的在天之灵,他就应该生不如死……”
皇上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愤怒,他继续说道:“朕要让萧让受尽折磨,让他日日夜夜都在悔恨和痛苦中度过,以此来偿还他所犯下的罪孽。朕会亲自监督,确保他得到应有的惩罚,让天下人都知道,背叛国家,背叛忠良,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皇上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镇国公府的敬意和对萧让的愤慨,他想让大家知道,正义必须得到伸张,而罪恶也必须受到严惩。
之前他没有阻拦崔安如把萧让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所有臣民都明白忠诚与背叛的界限,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律法的威严。
同时,皇上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告慰那些在边关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的牺牲不会被遗忘,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朽。
只不过这个说法在崔安如看来,实在是幼稚可笑。
那个如尘大师是个什么东西,他们一直清楚。
当年就是他说了镇国公府的坏话,如今皇上让他重新出山,又通过他保护了萧让的性命,这对于镇国公府已经是一种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