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明蔚倐地睁开眼,一个鲤鱼打挺起床。小学升中考都没如此激动地彻夜难眠,盼着天快快亮。
揉一下眼睛,天更亮一些。再揉一下,又更亮一点。
拉开窗帘,对面楼道口的钨丝灯漏出来点点暖黄的微光,像海上的团团渔火。
打开房门,厨房里传来均匀有力的剁菜声——金素珍已经开始工作了。
长寿从少女面前慢悠悠爬过,龟壳宛如一件坚固的铠甲,威风凛凛,像极了即将出征检阅军队的大将军。
“早上好啊!长寿!”
拖鞋才蹬了一半,明蔚扒拉着门框,甜甜喊,“妈,早啊!”
“是你勤劳质朴的老父亲,”明爱国从缭绕蒸气里走出来,“金主任早就出门了。”
吃完早餐上学,光明小卖部门口已经支起两个摊位:今天吴迪玉会在此处卖鱼丸,所有食物买一送一。
第一波上班上学的人潮袭来,渐渐把摊位围住。
明蔚踮着脚尖张望。
“我妈没问题的,毕竟当了十几年小卖部的老板娘,”齐泓光道,“何况有秦叔叔、牛阿婆帮手。”
金素珍留在幕后帮忙,毕竟作为官方主任,有的忙不能帮得太明显。
“他们能看到小卖部重新装修过吗?我把开业日期写在玻璃的红纸旁了。”少女又问。
“会看到的。”
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明蔚抓起书包就想往回赶。如果不是因为要上课,她铁定在现场打头阵。
今天这场鱼丸大作战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每次停留一小时。
没有大人们的鼓励和支持,不过是她灵光一现的想法而已,可是大家都愿意去拼一个梦想成真。
齐泓光不想给明蔚压力,表面云淡风轻,和李江河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少年人匆匆的脚步出卖了心里的挂念。
光明小卖部门口,临时摊档前,一身深色碎花的女人,头发拢成一个髻,胳膊藏进套袖,应接不暇。
中午来的人多是厂里下班的人,都是认识数年的熟面孔,买鱼丸之际,会与吴迪玉攀谈一番,唠些家常,收集邻里信息。
没想到鱼丸很好卖,连带着的糯米粉、调味料也卖了不少。幸亏金主任有远见,提前留了下午第三场的备用份额。
中午大伙儿在齐家简单吃了顿午餐,商量接下来的打算。
吴迪玉心情很好,自从齐勋章出事以来,她脸上很少再出现这种明亮的、带着希望的笑容。
街坊邻居的态度大部分都很好,除了极个别的冷嘲热讽和看好戏的架势,对于光明小卖部的回归,大家的期待是正面的。
“要看好戏的,随他们去看,我们的人生精彩就好!”金素珍向来我行我素。
吴迪玉也这么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现在只想把家养好。
下午第三场是重头戏,最热闹。难得有新鲜的“季节限定”鱼丸,上午一传十,十传百,路口早早排起了队。
光明小卖部是四十一大队唯一的购物商店,大队里的员工收入不低,加之沿海地区总有新式潮流,多年来养成爱消费的习惯。名字虽为“小卖部”,里面的货品却不比市面最好的商店差。
消费是需要引导的,小卖部门口支了两个摊位,走过路过的人尝一口鱼丸,鲜得直叫好,神仙丸子啊!
牛阿婆带上孙女来帮忙,吴迪玉给妞妞一串鱼丸,小女孩当成糖葫芦,鼓起樱桃小嘴,吃得嘶哈嘶哈不亦乐乎。现成的模特,像年画里的福娃下凡,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人纷纷掏钱购买。
十月下旬的平州,人人已经添上第二件长袖衣保暖,一口热乎的鱼丸,更是挡住了冷飕飕的寒风。
“给我也来一串。”
“我要三串,汤多点。”
吴迪玉笑着应道,“好嘞,请稍等。”
“我要称一斤。”有人喜欢买半成品带回家自己煮。鱼丸可以直接当零食吃,也可以回家打汤煮面,或者切片炒菜。
“汤煮开后,加一勺凉水,等再浮起来就可以吃了。”吴迪玉边装袋边叮嘱,“我们家鱼丸吃的就是一个鲜。”
“你这是纯鱼肉的吧,成本得多高啊!”
成本是高了,但是走的量大,利润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