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辈人,凭什么输潘美、曹彬一头?
此次开西北,李处耘满腔雄心,势必要后来居上。
“咄咄咄!”
又是一阵敲门声。
李处耘故作睡眼蒙眬地开门,这一次来的是潘罗支。
潘罗支有些气急败坏,表面上因为贺智瑶跑了,实际却是因为折捕嘉施不讲武德。
他本打算在折捕嘉施吞并邬哲部时,对折捕嘉施下手。
结果对方趁着他在汴京的时候抢先动手,一口气吞并了邬哲部。
等他回到凉州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一切算计,化为虚无。
潘罗支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只能冲着贺智瑶去了。
“节度,贺智瑶……先生刚刚来过了?”
李处耘并未隐瞒道:“来过了,劝我别去凉州呢,说凉州很危险。折捕部袭击了邬哲部……”
潘罗支心底微动,他之前不愿让中原派一个节度入凉州,一方面是惧怕中原实力,一方面是担心中原节度站队邬哲部,让折捕嘉施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动手。
老大老二不打起来,老三是没机会称王的。
但现在老大已经一家独大,自己无力对抗,如果李处耘这时候心生胆怯,不敢去凉州,那折捕嘉施真正就要成为凉州之主了。
立场随着利益而变,潘罗支不甘一辈子居于人后,忙道:“那节度使是如何决定的?莫要听信贺智瑶胡言……”
李处耘一脸无奈,说道:“贺智瑶是不是胡言都一样,我是得罪了人,才给发配到凉州的。我若胆怯不去,留在中原也会受到重罚。还不如在凉州熬个一年半载,找机会申请调离。”
潘罗支心思颇深,并不全信李处耘的话,但他现在需要李处耘来震一下场面,喜道:“节度不必过于惊慌,折捕族长对于皇帝陛下甚为敬重,一定会配合节度治理好凉州的。”
李处耘没有什么兴趣地打着哈欠,心道:“你们敢放权,老子还不敢要呢。”
潘罗支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并未多待,匆匆走了。
李处耘不知潘罗支抓到贺智瑶没有,但第二日一早,他们急冲冲地出发了。
潘罗支找了一个很适合的理由:陇右为大大小小的吐蕃部落盘踞,非常危险,越快通过越好。
潘罗支这是担心折捕嘉施再一次不讲武德,将他的部落也给吞了。
李处耘自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们一路快马加鞭,原本半月路程,十天便到了。
李处耘到了凉州之后,什么事情也不管,什么事情也不问,就是一个闲散人吃吃喝喝。
折捕嘉施一开始还不敢放肆,有大事都跟李处耘商议。
李处耘都很老实地回复:“折捕族长拿主意便好。”
久而久之,折捕嘉施就不再问了,大事小事的自己一言而决。
李处耘将自己的摆设身份立得很好。
折捕嘉施也很满意这种情况,自己虽然名义上给李处耘压了一头,但实权在自己手上,自己依旧是凉州之主。
李处耘一直悠闲到甘州回鹘的使者上门……
丝绸之路对于整个西北的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年唐朝丝路最鼎盛的时候,凉州是东方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存在。
岑参的诗句中就有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