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会用人很重要 > 第16部分(第3页)

第16部分(第3页)

虽然自己亲口答应,但这明显是乘人之危勒索人家,襄王不想给,就问计于慎子:“齐国要割去我们的土地500里,怎么办?”

慎子说:“明天早朝,大王叫群臣献计。”

果然,第二天早朝几位大臣都提出了主张。

子良说:“不能不给。大王金口玉言,答应的又是强大的齐国,要是不给,别人就说大王不守信用,以后大王就在诸侯中不好说话。请先给他们,再夺回来。给他们是守信用,夺回来可显示我们的武力。所以我主张给。”

昭常说:“不能给。君主不能嫌土地广大,而且500里实占去楚国一半。这样,君主虽名为大王,若失去了500里国土,实际上成了小地方官了,坚决不能给,昭常愿带兵去东地坚守!”

大臣景鲤则说:“不能给呀!虽然是不能给,但仅靠我们楚国的力量又不能独力守住。大王金口玉言,既然答应了又不兑现,必然在天下人面前背上不义的名声,我们输了理,更是不能独自守住。我建议向秦国求救。”

三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襄王不知怎么办,就把三人的计策一一告诉慎子,并问:“您说我该采用谁的计策呢?”

慎子想了想说:“全部采用。”

襄王以为慎子在开玩笑,立即恼火地拉下了脸:“你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我可按照他们的主意做,大王就可以收到像他们预见的效果。大王可派子良率车50乘,向齐国履行献地手续。第二天您可派昭常大司马,带兵前往东地驻守。第三天,您再派景鲤求救于秦。”

襄王说:“行。”一切依计而行。

子良到齐国交付手续,齐国人就同子良一同到楚国东地接收,昭常立即带兵抵抗,并说:“我租用主上土地,将生死与共!”

齐国人就问子良是怎么回事,子良回答说:“我是受楚王命令而行动,这是昭常不把楚王与齐王放在眼里。你们发兵进攻吧!”

齐王大怒,立即组织军队,大举进伐昭常,军队没有开出国境,秦国50万大军已逼近齐国边境,秦国指责齐王说:“你们扣押楚太子不让他回国继位,这是不仁;接着又要夺人500里国土,这是不义。如果你们把刀兵收起来那就没事了,如果你们动手,那我们也等着了。”

齐王立即害怕了,就请子良回国,又派人去秦国谈和。这样,楚国不动刀枪,土地500里得以保全。

这就是楚王听从慎子的主意,充分发挥智囊团的综合长处,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三人计策,缺一不可,三种计策运用次序颠倒也不行,尤其是没有慎子的独具慧眼、博采众长,更不行!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见识短,两个人见识长,就是这个意思。智囊团的意义就在这里。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一个行动计划便完满无缺。

□ 智囊的作用不可限量

众所周知,产生新构想的好方法之一是成立智囊团。

首先是由小集团提出构想,然后再针对此构想予以组合或改良,如此便能得到新的构想。这种方法常使用在各种行业的企划会议中。

某企业的市场调查部却因采用此法,成为一般人眼中不合常理的部门。原因是该部门的工作内容似乎是从早到晚——甚至到深夜,只是在街上闲逛。

原来,该部门工作人员的任务是打听什么地方成立了新的商店,并在开店时前往拜访,主要目的在于调查什么商品在日后可能畅销。结果这项工作在外人看来只是每天在街上闲逛而已!

提出这项构想的职员当时的想法是:“只是呆在办公室,未必能想出新奇的点子。如果能够与消费者接触,并配合季节的变化推出不同的商品,必能受消费者的欢迎。但这项市场调查工作若受到上下班时间的束缚,就很难开展了。”

据说,当时大部分的中层职员听到这项企划时,均不以为然。因为即使他们能够理解该公司同僚的用意,他们的顶头上司也可能不会同意。

但出乎意料,当总经理得此构想后,竟立即指示设立新的部门,并由该名职员全权负责。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构想,新的产品也接二连三地销售成功了,更有数项产品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