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洛夫大师是业内有名的大佬,常年定居国外,再加上年纪大了,也容易水土不服,已经很多年没有离开过定居城市。
答应来荔城大学做讲座,也是因为他的一个学生重病,他过来探望,他的学生是荔城大学建筑专业的教授,病重的学生盛情邀请,大师心疼之余,就答应了。
讲座会持续三个小时,中间大师有半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
还比较人性化,考虑到大师年事已高,主办方花高价给大师买了合适的椅子,作大师的专座,竭力让大师满意,感到宾至如归。
苏七月和陈清淮入场时,在会议室外看到阿尼洛夫大师的专车,学校高层领导齐齐现身,好像还有政府机关的要员。
以阿尼洛夫大师的身份,他当然是担得起的。
陈清淮停下来,等大师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入会场,他才轻声道:“咱们也进去吧。”
苏七月点点头。
讲座如期在九点开始,阿尼洛夫大师今年八十岁高龄,却依旧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说起近几年的建筑项目,也头头是道。
听得出来,大师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平常没少做研究。
中间提问环节,某个学生提到了近几年国内一栋有名的建筑,询问大师对设计理念的看法。
大师顿了一下,喝了一口助理推过来的温水,温水滚过喉咙,冒烟的嗓子舒服多了,大师继续道:“你问到点子上了,前段时间,我正好做过研究,今天正好和你们分享分享……”
苏七月听得入迷,她带来了录音笔,还有平板。
大师在上面侃侃而谈,她一边聚精会神地思索,一边认真将药店记录下来,以便后期整理录音。
中午十二点,讲座结束。
一众满眼清澈的大学生们醍醐灌顶,提问环节,几乎整个会场都是举手的。
大师挑了几个人回答,后来大师在会场里扫了一圈,发现还有一群社会人士,询问过助理,他笑着把提问的机会匀给会场最左侧的几个人。
苏七月就是其中之一。
苏七月争取到机会时,她不知道自己声音在抖。
更不知道自己在起身的一刹那,陈清淮就鼓励地握住她的手。
温度沿着手心传递,苏七月镇定下来,顺利地完成提问。
大师发现她的问题很专业,甚至比今天到场的几个博士生还要犀利,流露出些许疲惫的眼睛一亮。
大师就是大师。
回答得很漂亮,大师提出的几点建议和看法,让苏七月茅塞顿开。
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
讲座结束了,苏七月若有所思。
她和陈清淮一同离开,两人走出会场时,阿尼洛夫大师的助理叫住他们。
“先生,苏女士,请留步。”
因为刚才大师格外关注苏七月,助理也是个人精,就特地问了校方苏七月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