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创建微软是谁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获得什么样荣誉的人。因此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时时刻刻都认识到自己的危

机。”“在现实的软件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一条光明的大道,我们一定会

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它正如《生存之路》的作者迈天所说:“随着企业

的竞争,我们目睹了一种速度远胜于自然界的进化。然而,却有一点不同,

在自然界是一个物种的进化,而在企业的丛林中,却是个别‘生物’的进化。

企业经常被效率更高的企业所取代,然后死亡。”

四、做企业家的艰难

在中国的信息产业界,提出想做“中国的微软”还没有几家企业,但在

企业战略规划中想成为中国微软的企业却有很多。前者具有代表性的是从事

教育软件的科利华;从事财务软件开发的用友软件集团,从事排版软件开发

的方正集团,联想与金山共同融资组成的金山软件公司,以及具有关东军之

称的“东大阿尔派”。后者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以金蝶、中软、连邦等一批具

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组织。虽然这些企业被那些“一流”软件企业称之为“癞

哈蟆想吃天鹅肉”,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番论道:“中国的软件企业是一种

能产生巨变的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潜力非常巨大。市场经济

是注重效率的市场经济,企业要想获得超值利润,就要选择能产生超速成长

的软件产业,所以在我们看到微软的历史只有二十多年,而它却在几年的时

间就垄断了软件业时,我们怎能没有信心。当我们能使自己的企业成为软件

企业的老大时,我们就认为现在称之为‘中国的微软’的企业,只是找到了

一种做微软的感觉,未来‘中国的微软将落户谁家’现在说出来还为时尚早,

还很难预测,但我们却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与智慧去创造。”

科利华与用友都曾经为做“中国的微软”做出过尝试,但在这个充满不

确定性的社会里,一个企业想要达到自己拟定的既定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

代价。他们的感叹是“做企业也有自己的艰难”。

1997 年,我在撰写《中关村风云》一书时,万能的人事部经理祖国培曾

深有感触地说:“你应该多一些案例,少一些论述,生活在今天的企业经理

们,普遍的感觉是生活越来越忙。有时甚至是不知道忙了些什么。失落、厌

倦、无意义等消极体验便相伴而生。你应该剖析一下当代企业领导人的心理

因素,在被认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商界中,企业家,无不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心

理困境。”

作为软件产业界的企业家,由于这个特殊群体担负着更多的使命,从而

也就承担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包括企业家的家庭、夫妇的情感、

子女的教育,还包括生活的环境,以及容忍人的心胸等等。如果中国的企业

家不能在这些方面摆脱世俗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也就难以出现百年兴盛的

名门望族。四通利方为什么能在业界常胜不衰,这正因为王志东具有企业家

的胸怀。《IT 经理世界》的记者张鹏与屠晓光曾这样叙述:

王志东跟马克的接触是在1996 年年初开始的。据王志东自己说,一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