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婉并没有将族人和流民分开,都是在同一块地里干活,他们从流民口中听到的话都是:
&ldo;昨天我看见有长工上山挖坑,似乎是要种竹子,傍晚下工了我们去帮帮忙吧。&rdo;
&ldo;好啊,就是不知道林姑奶奶肯不肯让我们帮忙。&rdo;
&ldo;平白从她这里学一门手艺,若是再不能帮一点忙我等心里实在过意不去。&rdo;
&ldo;我从小便听过林公的故事,但从未见过,还以为是长辈们胡诌的,这世上哪有这么德高的人,可如今看了林姑奶奶才知道,竟是我小人小心眼了。&rdo;
&ldo;是啊,林姑奶奶都这么善良和能干,其先祖肯定也不差。&rdo;
&ldo;林家上下都是大善人,听说我们能留在苏州还是因为林族长说服了各大家族呢。&rdo;
跟着他们一起干活的宗族子弟既自豪又尴尬,自豪于他们口中的林氏是自个的宗族,尴尬于他们先前的行为,流民们的感恩衬得他们很忘恩负义似的。
临近过年,本来浮躁的人心渐渐安定下来,不论是流民还是宗族子弟都慢慢的适应了地里的活儿,每天跟比赛似的卖力干活儿。
林管家看着满意不已,姑奶奶说得果然没错,让流民与宗族子弟混在一起干活效果的确要好很多。
只要一开始杜绝宗族子弟欺压流民的事发生就行。不过林管家也没机会出手,因为这一批被送过来的子弟即便对林清婉不服气,心地却还善良得很,哪怕自己偷懒也不会压迫流民帮自己干活。
反而,他们还很同情流民,有时看见瘦瘦小小的少年艰难的拖着板车时还会顺手帮一把。
看见他们这样的表现,便是林清婉也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所教非人。
第124章新年
二十天过,天气越发寒冷,宗族子弟们挤在一起站在林清婉跟前。
林清婉对她身后的十六个女孩挥了挥手,让她们一起站进去,这才道:&ldo;从今日开始你们便去纸坊里学习草纸的制作方法,工匠们会倾囊相授,但能学到多少就看你们各自的本事了。&rdo;
林传高声问,&ldo;姑姑,如何才算学出师呢?&rdo;
&ldo;你们独自能做成一套纸,成功率在八成以上的算出师,到时你们就可以走了。&rdo;
&ldo;那,姑奶奶,我们过年怎么办?&rdo;
&ldo;你要能在过年前学会,那就过年前离开。&rdo;
子弟们苦了脸,离过年只有十天了,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
看来只能在纸坊过年了。
林玉滨跟族中姐妹相处久了有了感情,很是跃跃欲试的问,&ldo;姑姑,我也要与他们一起去学吗?&rdo;
林清婉瞥了她一眼道:&ldo;不,从今天开始我们会账,你留下帮我。&rdo;
林玉滨失望的&ldo;哦&rdo;了一声,给小伙伴们使了个眼色,恹恹的下去了。
一群人被拉到庄子的另一头开始学习,就从浸泡秸秆开始,而工匠们早已准备好了材料。
做草纸的主要原料便是秸秆,这东西林家庄多的是,所以都不用大家多费心。
其中最贵重的只怕是石灰了,需要五文钱一担,家境还算宽裕的子弟听了便一笑,五文钱家里还是拿得出来的。
工匠们却道:&ldo;石灰虽便宜,但我们也不能浪费,因为草纸售价低,我们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尽量降低成本,所以在洗纸时最好不要在活水或塘里清洗,而是要在大木盆或一个水坑里,这样洗出来的石灰还可以反复使用。&rdo;
工匠们早摸索出一套方法,要是单挖一个小水坑洗纸,那就在底下垫一层油布,等石灰沉淀后把水掏空就能拿出来。
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连忙将这些方法记在小本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