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将东西一把塞进外孙的手里,小声道:&ldo;怎么这时候跑来了,这些你先拿着吃,稍晚些来姥姥的房间,姥姥给你准备些东西带上。&rdo;
见外孙的脸有些蜡黄,她就摸着他的脸叹气道:&ldo;真是可怜的,当时夫人要选人过来伺候老爷,我就想求了不让你来,偏你爹那个黑心烂肝的,生怕功劳被人抢去。&rdo;
她咬牙道:&ldo;这功劳是那么好得的,不说老爷因为少爷的死心情不好,动辄打骂,就说这爬山涉水的,万一你要有个水土不服……&rdo;
门房往嘴里塞了个馒头,见他姥姥哭了,立即从那牛肉上撕出一条来塞她嘴里,乐道:&ldo;姥姥就放心吧,我身体强壮着呢,没事。&rdo;
姥姥就抹了一把眼泪道:&ldo;又是你青叔给你看的门吧,快去,记得给他个馒头和鸡蛋,我听着上头的意思,他也要跟我们走的,他喜欢你,你们路上互相也有个照应。&rdo;
门房挠着脑袋问,&ldo;他不是苏州人吗,怎么要跟我们走?&rdo;
姥姥就叹气道:&ldo;都卖身为奴了,哪里还分哪里人?主子让往哪里去,自然就要往哪里去的。他也是个可怜人,这一背井离乡的,以后未必还能回来。&rdo;
此时,乔三正带着他弟弟飞奔一般的跑出城,径直回村,才到村口,正碰见老忠伯被人簇拥着出来。
他们村长拍着胸脯保证,&ldo;您放心,这地我们一定好好种,绝不敢辜负姑奶奶的信任。&rdo;
老忠伯笑着点头,抬头见乔三兄弟挑着水桶飞起,他便笑眯眯的招手笑道:&ldo;这不是乔家的两个小子吗,怎么,水卖光了?&rdo;
乔三和乔四闻了闻心神,气喘吁吁的跑过来道:&ldo;老忠伯,我们还要再挑一次山泉水进城呢。&rdo;
老忠伯便乐,&ldo;生意这么好啊,都快下午了还有人要水?&rdo;
乔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喘气道:&ldo;也就今天,青叔给我们找的那位崔家老爷明天要走,所以要带些山泉水路上泡茶喝,约了明天要用,可我们怕明天送不及时,所以想晚上送过去。&rdo;
村民们皆听得稀奇,&ldo;这富贵人家就是不同,泡个茶还非得是山泉水,要我看这河水也不差啥呀。&rdo;
老忠伯看着俩人脸上隐隐的急切,便笑问,&ldo;你们青叔还好吧?这门生意多亏了你们青叔帮忙,以后你们可要好好孝敬你们青叔。&rdo;
乔三精神一振,立即道:&ldo;正是说呢,可青叔说崔家老爷喜欢他泡茶的手艺,要把他带走呢。&rdo;
&ldo;呀,青叔走了,那婶子咋办啊?&rdo;村民们骚动起来,青叔虽然卖身为奴了,可他妻子却没有,如今还在村里住着呢。
老忠伯这才明白两人为何这么着急,他想了想道:&ldo;不着急,我听说崔老爷出身大家,肯定体恤下人,青叔要不愿意走,他应该也不会勉强的。&rdo;
但其实老忠伯知道,青叔只怕没有说&ldo;不&rdo;的权利,崔节会带走青叔,这是他们谁都没想到的。
毕竟,青叔是那别院原本的下人,一般来说,主人家很少会将外头买的下人带走的,何况青叔还是上一家留下的下人。
老忠伯笑着对乔三道:&ldo;你们先去挑水吧,别耽误了时间。&rdo;
又转头对送他的村长笑道:&ldo;我先去别院拜见姑奶奶,就不跟你们说话了。&rdo;
村长连忙躬身送走他们。
去年他们村在外做官的余地主家的儿子在外闯了大祸,急需用钱周转,所以要贱卖一大片地。
城里好些人都往死了压价,最好余地主没办法,求到了林家别院前,没想到林姑奶奶竟然出钱买下了他的地,价格公道。
村里的村民大多是佃的余地主的地,本来还怕地被别人买去他们佃不了,没想到却是林姑奶奶买了。
如今他们全是林家的佃农了,而老忠伯则是管着这一片的人,因为早些年,老忠伯的娘便是他们乔家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