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不打算给主人公前世起名字的,因为之前有一个但是有人不喜欢日文名,现在改成一个字,以下的『泉』就是主人公佩斯特前世的名字。)
泉一生被亲人抛弃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他还在母亲腹中时。
得知这一消息的本应成为他父亲的男人,抛弃了母子二人,一去不复返。泉是在长大后才得知这一事实的,但对于这位连面容和姓名都不知晓、如同虚幻般的父亲,他早已将其当作从未存在过一般,也就释然了。
第二次,是在他出生半年左右时。
年轻的母亲将他寄养在娘家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沉默寡言的祖父和性情温和的祖母,为了让留下的孙子不受委屈,含辛茹苦地将泉抚养长大,还一直安慰他说母亲总有一天会来接他。
泉成长的这座山间小镇,曾因林业而兴盛一时,是个平凡无奇的乡下地方。靠着祖父母多年积累的人脉,邻里关系还算融洽,泉和镇上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场景,也常被大人们看在眼里,觉得十分可爱。
“泉啊,他还能在这儿待多久呢?”
大家并无恶意,只是出于对无父无母又无兄弟姐妹的泉的同情。
“从泉的角度考虑,这样下去可不好呀……他终究还是应该和母亲一起生活吧?难道就一直联系不上他母亲吗?”
“那姑娘不是早些年就离家出走……带着婴儿泉回来过一次吗?之后就再也没消息了是吧……”
这些压低了声音的议论,或许本是出于对泉的关心,但在这个狭小的小镇,泉却无处可躲,无法塞住自己的耳朵。
堆积如山的怜悯,让泉幼小的心灵萌生了疑问。
难道自己就不该待在这里吗?
这里真的不是自己该在的地方吗?
母亲至今仍未出现,若真如祖父母所说,母亲有天来接他,那他就能回到自己该在的地方了吗?
第三次,是在小学毕业前夕。
此前一直毫无音讯的母亲,突然回到了娘家,并宣布了一件事。
她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再养育泉了,把泉过继给祖父母,才是对他最好的安排。泉唯一明白的,就是母亲并非来接他走的。
被祖母带离房间的泉,听到了祖父正声嘶力竭地怒斥自己的女儿,那般激烈的架势,甚至让泉都忍不住觉得母亲有些可怜。
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泉隐约也能猜到一些。可他不愿承认,总是安慰自己母亲是希望他幸福的,于是目送着母亲离去,却没能说出“别丢下我”这样的话。
从那以后,在泉眼中,祖父似乎总是满面怒容。
曾经会把年幼的泉抱在膝头,耐心讲述母亲往事的祖父,不再回答泉的任何问题,泉也便不再发问。看着祖父,总觉得他仿佛在忍受着内心深处某种狂暴的情感。
一向温和善良的祖母,也变得常陷入沉思,凝望着泉。
每当泉问起母亲,祖母虽会小心翼翼地避开祖父的目光,断断续续地回忆一些往事,但渐渐地,泉也不再提问。实在是不忍看到祖母每次都痛苦地颤抖着声音。
泉心里很不好受。
觉得愧对祖父母。
他们性情大变,恐怕都是因为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