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明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身着华丽的服饰,踏入大明宫,准备向唐太宗请安。
他们的身影在宣政殿的朱红大门前显得有些僵硬,步伐间缺少了夫妻间应有的亲昵与和谐。
唐太宗仅仅从夫妻俩踏入殿门的那一瞬间,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之间感情的巨大隔阂。
他选择看破不说破,只是如往常一般,带着和蔼的笑容,向房遗爱询问道:
“贤婿,你跟高阳什么时候给朕添个可爱的小外孙啊?朕和皇后都等着当外祖父外祖母呢。”
唐太宗的话语,本是充满了对后辈的期许与关爱,然而在此时的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耳中,却仿佛有着别样的意味。
房遗爱下意识地斜了一眼高阳公主,那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无奈与询问。
而高阳公主则迅速回瞪过去,目光中充满了警告的意味,仿佛在说:
你给我胡说八道一下试试!
房遗爱,这位房玄龄之子,在婚姻中一直处于极为弱势的地位。他生性懦弱,事事都顺从高阳公主。
从两人的相处中,便能明显看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在过往的日子里,只要高阳公主稍有不悦,房遗爱便会立刻服软,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他的这种性格,在面对高阳公主的强势时,显得愈发明显。
房遗爱虽然出身名门,背负着家族的殷切期望,但他对仕途却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
当高阳公主为了他的前程,四处奔走,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脉,为他争取晋升机会时,他却表现得极为消极。
或许是因为他性格中的懦弱,使他害怕面对官场的复杂斗争和巨大压力。他
担心自己一旦踏入官场的漩涡,便无法胜任那些繁重的事务,无法在朝堂上与众多能臣干吏一争高下。
因此,他选择了退缩,选择了安于现状,而不是像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努力在朝堂上展现自己的才能,为家族争光。
面对唐太宗的询问,房遗爱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地回答道:
“陛下,臣现在还没有做父亲的准备,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他深知,自己的回答可能无法让唐太宗满意,但他更害怕因为自己的言语而激怒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在听到房遗爱的回答后,心中冷哼一声,脸上的不悦愈发明显。
她向唐太宗行了一礼,算是请安,随后便径直转身离开宣政殿,没有丝毫的停留。
她的步伐急促而有力,仿佛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唐太宗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叹自己对高阳公主的宠爱或许有些过度了,以至于她如今如此任性。
“贤婿,你留下来,朕跟你聊聊国家大事。”
唐太宗对房遗爱说道。他的声音依旧沉稳,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房遗爱连忙应下,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唐太宗会跟他聊些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否应对自如。
高阳公主离开了宣政殿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她在宫中的小径上快步走着,两旁的花草树木在她眼中都变得模糊不清。
不知不觉间,她来到了清凉阁。
清凉阁内,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还有李孟姜正抱着小兕子围坐在棋盘旁闲聊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