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级兵工厂
根据陈杰的计划,他要打造属于西门堂的‘级兵工厂’!
而炼钢厂是‘级兵工厂’的核心。
从军机处麾下‘洋务运动’的河北炼钢厂,一下子调集了一百多位炼钢厂的工人来到西门堂。
不得不说,
大乾王朝的兵部军机处,对于西门堂‘义团’还是很支持的。
当然,
这一切都跟银圆有关。
只要‘银圆’到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这些河北炼钢厂的工人,带着家眷浩浩荡荡上千人,被陈杰安置在了西城区西门大街附近。
每一位炼钢厂的骨干工人,他们的家眷都有吃饭的生计,在西门堂都能找到事做。
这样的待遇,除了西门堂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办到。
现在兵荒马乱,人心惶惶,能有个安身之处,能有饭吃,对于炼钢厂的工人简直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所以,
他们自然都很高兴的来到了西门堂的炼钢厂。
要知道,在河北炼钢厂的时候,除了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之外,其他炼钢厂的工人,连工钱都拿不到。
兵部军机处缺钱,已经好几个月都不出工钱了。
就像投靠西门堂的曾宣怀一样,家里人多,都要揭不开锅。
他们原本就只能拿到很少的一点钱,勉强能够活下去。
一旦不出工钱,生存艰难,一家人都要挨饿,的确是煎熬。
不过,
当他们来到西门堂炼钢厂之后,很快就解决了后顾之忧,不仅家里人得到了妥善安排。
同时,每个月还能得到丰厚的报酬。
这一切,对于炼钢厂的工人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简直难以置信。
这些炼钢厂的工人,都是大乾王朝‘洋务运动’的牺牲品。
他们其实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求能赚到钱,能让家里人吃上饭,就知足了。
西门堂帮他们解决了这一切,他们自然感恩戴德。
当住进了西门堂‘义团’炼钢厂一排排崭新的宿舍后,吃着食堂里面白面大馒头,他们都以为自己在做梦。
对于陈杰来说,花一点银圆就能将炼钢厂办起来,让他省心不少。
由于大乾王朝的国库已经空了,银圆短缺。
用很少的银圆就能搞定一批炼钢厂紧缺的技术工人,性价比实在太高。
军机处的徐士昌非常清楚炼钢厂工人的意义,他从内心来说,也非常支持陈杰。
他知道陈杰是从海外回国的,拥有海外最先进的技术。
所以,
当陈杰向他请求从河北炼钢厂抽调工人时,军机处都是挑选的熟练工人。
这些工人都识字,他们接受过‘洋务运动’的熏陶。
负责管理炼钢厂工人的师傅,被陈杰直接任命为炼钢厂的厂长,每个月可以拿两个银圆的薪水。
而且包吃包住,每个月还可以从钢铁厂领取一百斤的粮食给家里。
这样的待遇,让这位名叫黄天佑的炼钢厂师傅感激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