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归道:「陈婶子家有多少能卖,我就收多少。按着镇上的价格来收,三斤两文。」
一颗白菜差不多就是三斤左右,白菜价格,是所有菜里最便宜的。
虽说白菜价便宜,但陈翠花还是眼睛一亮。
就算是这样便宜的价格,她平时想卖还卖不出去呢。
拿着白菜出去换东西,都换不到什么,实在是过于低廉。
她生怕沈归反悔,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有些不确定的问:「我家有两百斤白菜呢,我卖一百八十斤,你丶你能要不?」
这些本是她存着家里过冬吃的,不然冬天都没吃的。但若是能还钱买点糙米杂面,谁想吃白菜。
又吃不饱。
沈归点头,「要。」
陈翠花激动的要命,她眼前有些发黑,幸好及时扶住门框才没跌倒。
「在地窖,都在地窖。我去给你拿,你在这等着。」
陈翠花高兴激动的手直发抖,朝着地窖走。
沈归提议道:「让我三姐夫他们去搬吧,能快点。我会叫他们小心,不弄坏婶子家地窖里的东西。」
早点搬出来,就能早点拿到钱,还省下力气,陈翠花求之不得,她连连点头,「好!」
一百八十来斤的白菜也就六十颗左右,定的大腌菜坛子,两坛半的事。
沈归定了四十来个坛子,这点肯定不够。
他称重好之后,麻利给钱,要去下一家。
陈翠花手里捧着一百二十几文钱,兴奋的直跺脚。
真的是铜板!
这些铜钱拿去买点杂粮面,家里又能多熬十来天。
杂粮面可比白菜好,白菜再多也不顶饿啊。
何况她家白菜也不是很多。
陈翠花回神后赶紧关好门,回屋里抱着三个孩子等她相公还有大儿从镇上做工回来。
一下午的功夫,沈归和赵家兄弟走遍了小柳村还有周围三个村子,收到了两千多斤的大白菜。
小柳村收到的最多,其他两个村加起来没小柳村多。
那两个村子基本上都想留着一大家子冬天吃,能有个菜味。也不差那点铜钱,所以没几家愿意卖。
也就小柳村,比起冬天有菜吃,还是更想多喝两口杂粮粥,多啃两口炖土豆饱肚子。
因为沈归这一下午的收菜,在小柳村掀起了一阵波澜。
不少人关起门来议论,都说沈家赚了大钱,不然怎么又盖房又收菜的。
对此,有的人家觉得无所谓,人家赚钱是人家的事。
有的为此还高兴,沈家赚大钱,他们能在后面赚点小钱。
盖房找人和收菜,不就是赚到的。
也有的见沈家不声不响的富起来,心里不太得劲。
觉得老天爷不公平,咋沈家能赚钱盖房,他们家不成?
众人心思各异,但都关起门在家里说,没叫沈家人听见。
沈归收菜的时候,大伙态度还都挺好,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
晚上,陈翠花的相公王铁生和大儿子王栓子从镇上回来。
这是他们下半年第一次去镇上,发现镇上粮铺全部降价,只需要以前一半的钱,就能买到同样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