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激烈交锋中,李有福连番斩获。
几场惊心动魄的阻击战过后,他在股市的资金如滚雪球般,飙升至两万多亿。
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远非他全部资产。
甚至算不上全部现金流。
当时,世界富比尔·盖茨身价不过六七百亿美元。
而李有福真正身价,至少是比尔·盖茨的二十几倍。
可这惊人事实,被他隐藏得密不透风。
无人知晓世界富早已易主。
战役落下帷幕,自然要论功行赏。
上万名贡献身份证的员工,虽说功劳相对较小。
但每人也拿到了一千港币奖励。
1997年,香港普通工人薪资不算低。
但这一千港币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员工只需上交身份证,供公司注册账号后,便会物归原主。
接着,李有福安排财务,将贷款的三千亿美金本金与利息全额还清。
各公司支援的现金流,也按照原路一一退回。
三位投资公司老总林浩宇、苏悦、陈宇轩,每人获得二千万美金奖励。
投资公司中层领导,依据职位和贡献,分别获得十万到二十万美金不等的奖金。
普通员工同样没被落下,每人两万美金到手。
此外,三家投资公司还放了半个月带薪假期,让大家尽情放松。
赚得盆满钵满的李有福,开始投身慈善事业。
鼎盛投资公司、瑞丰投资集团、华耀投资控股三家公司,率先各向国内捐献一百亿美金,助力国防科技研究。
在当时,一百亿美金堪称天文数字。
环球贸易公司紧随其后,同样捐献一百亿美金,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公路桥梁修建。
四海粮油公司则向教育局慷慨捐赠五十亿美元。
与此同时,有福牌长寿酒厂成立慈善基金会,李有福妻子钟楚红出任会长。
基金会次投资十亿人民币,并明确表态,不接受社会各界捐款。
该基金会主要聚焦贫困学生与没钱治病的贫困病人。
为此,基金会专门搭建线上申请网站,符合救助条件者,均可在网上提交申请。
基金会会迅派出专业人员实地考察,一旦核实,便会提供相应援助。
处理完诸多事务,李有福终于有时间布局新的投资。
这次,他盯上了阿里巴巴。
不过,李有福并未主动出击。
而是通过人脉,向四处寻求融资的马云透露消息:香港鼎盛投资公司财大气粗,对新兴互联网行业兴趣浓厚,值得一试。
马云得知消息后,立刻精心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投资计划书,随后奔赴香港,叩响鼎盛投资公司的大门。
1997年9月初,香港街头依旧被盛夏的潮热笼罩。
车辆在林立的高楼间穿梭,行人脚步匆匆,整座城市散着蓬勃的商业气息。
在中环的鼎盛投资公司总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林浩宇坐在办公桌前,手中把玩着阿里巴巴的商业计划书。
这份计划书一周前由下属呈上,经过专业团队数天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此刻稳稳地摆在他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