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按在扶手上的手忍不住的抖动。
终于,终于。
建元帝的心情十分舒畅。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登基十载,第一次听人如夸奖自己。
建元帝还未即位之时便是一个心系天下,雄心壮志的贤王。
亲政之初,建元帝为了自己的大业经常自比为历朝的明君贤君。
这对习惯了皇帝日常不在线,自己把持朝政的官员们却是十分痛苦。
这是因为建元帝的亲爹,宣文皇帝在位从未真正理过朝政。
朝廷各部在宣文皇帝时期的亏空可谓是补都补不过来,若不是他儿子们靠谱,平时替他监管估计大魏早就凉透了。
只是一群雄心壮志的儿子,最后只剩下建元帝一个。
其余的皇子都在皇位竞争失败后身死。
如此狠辣的建元帝,一上皇位巩固权力后,第一件事便是追回亏空。
被抄家流放的大臣多达百人,受牵连者更是数千人之多。
当一切尘埃落定,建元帝准备享受大臣们的歌功颂德时,他得到却是朝廷官员们各种劝谏。
有人说其,好大喜功。
有人又说其,败坏士族之风。
总之,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官骂皇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建元帝还喜欢自比贤明之君,文官一句忠言逆耳,拿历史上各种典故来为自己开脱。
建元帝只能闷声应下,维持自己贤明的形象。
单论功绩,建元帝绝对值得称赞,只是有些地方矫枉过正。
不过,这与李轩没关系。
反正被骂的不是自己,现如今能找到机会好好的拍拍建元帝的马屁,留个好印象更重要。
建元帝语气迫切的问向李轩:“你这可是真心之言?”
李轩言语真切,恨不得把自己的心窝子掏出来给建元帝看:“卑职句句属实。陛下,卑职所言皆是眼前所见,纵然陛下不信亦可亲自验证。”
建元帝扫了一眼眼前的众人,对李轩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
能让这些辱骂自己的大臣们完好站在自己的面前,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像自己这等仁慈贤明之君,凭什么要被他们这样羞辱?
刚愉悦起来的心情急转直下,猛的一拍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