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大国上医17k > 第一百零三章 中医急诊的优势(第2页)

第一百零三章 中医急诊的优势(第2页)

孙清平并没有马上就离开,方乐和胡洋的父母说了会儿话,就陪着孙清平在急诊科转着。

“说实话,我在西京医院干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好好的参观过急诊科。”

孙清平一边走,一边对方乐道:“我记的最初急诊科也只是门诊的一个急诊室,后来成了急诊科的时候,我都退休了。”

“国内的医疗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方乐笑着对孙清平说道:“任何文明都是从野蛮走向有序,我国的医疗领域也是如此,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前那种走街串巷式的医疗形势肯定会逐渐被淘汰,医院、医馆、诊所、医疗救助站等模式会越发的方便人们的求医,而急诊领域则是现代化医疗的桥头堡。”

之前孙清平没有注意到急诊科这边的重要性,倒不是因为孙清平对急、危、重症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够,而是孙清平对现代医学发展的变化认识的不够。

孙清平这一辈中医名家,几乎都是从走街串巷成长起来的,上门给人瞧病是常态,可随着医疗发展,生病上医院则会成为常态,越是严重的病症越只有大医院才容易遇到。

开诊所的,开医馆的,民间中医遇到急危重症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没有患者,水平自然就成长不起来。

而急诊科作为各大医院的桥头堡,患者种类繁多,遇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概率是最高的,中医医生想要成长,急诊科真的是必经之路,必须要去的一个科室。

方乐虽然是第一次在西京医院的急诊科参观,可每个地方,每个诊室,每一台仪器,方乐都是了解的。

急诊科是方乐非常熟悉的地方,换一家医院,也就是地形不熟悉,急救方面的模式大同小异,因为现在还只是95年,所以西京医院的急诊科的很多模式在方乐看来都是比较野蛮和落后的,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

“急诊科的患者并非以外科为主,急危重症的患者特点是发病快,传变快,危情中,往往疾病来势凶猛,稍微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而中医学的‘整体’特点在急救方面是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的。”

“你说的不错。”

孙清平点着头:“中医的整体观确实在急诊方面很有优势,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已经不是单一的病症了,而是由单一的脏腑经络病变法转为更为复杂的多脏腑以及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改变,症候由单纯变为复杂,所以急诊科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往往需要邀请其他科室联合会诊。”

“是。”

方乐道:“后续治疗方面暂且不说,就说前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往往争分夺秒,患者送到医院之后,尽快排查病因,确诊病症是第一步,而中医的整体观和传统的望、闻、问、切手段也能更迅速更快捷的确诊病症,然后结合现代化的医疗手段最终确定病症范围,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医也是适合急诊的。”

一边走,一边和孙清平说着,一边参观着西京医院的急诊科室,一些想法也逐渐在方乐的脑海中成形。

如果说重生前,在江州省中医医院急诊科,方乐的父亲方寒走的是由中医到中西医结合,把现代医学融入进来的路子的话,那么方乐觉的自己要走的应该正好和父亲是相反的。

江中院是纯中医医院,中医水平高,背靠整个医院,现代医学方面几乎是空白,而西京医院则正好相反,急诊科几乎是全西医,没有中医参与。

有着前世的医疗经验,方乐很清楚,一家大型的,成规模,有名气的急救医疗中心,中西医都不可或缺。

因为方乐自己算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出生的,20后,所以方乐自己的门户观念要更淡薄一些,虽然因为教育,更偏向中医,可实事求是的讲,在方乐这边,其实真没有什么太深的中医或者西医的区分。

提升国内整体的医疗水平,让中医和西医都发挥出属于自己的优势,这才是正确的,没有必要去一较长短。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医和西医就像是老师和家长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应该站在统一战线上,而不是互相较劲,把精力耗费在内耗上。

方乐陪着孙清平一路参观,一路上,急诊科的医生护士都偷偷看着,等到方乐和孙清平走远,然后低声交流,互相猜测。

一时间,又让方乐成了急诊科不少医生护士讨论的话题了。

幸亏方乐不知道家传系统,也没有继承,要不然真的会后悔,这一波,多少崇拜点呀。

“你说的很不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