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汇源模式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没有见过白条什么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员工的成长真传奇?

许多到过汇源的人都说:汇源人的素质的确不一般,这一点得益于朱新礼特殊的用人模式。其实,许多进入汇源的人,他们最初起点都不高,很多都是普通工人,文化水平也并不高。由于创业初期人才匮乏,朱新礼会选一些合适的人偏高使用。对人才偏高使用,打个比方说,就是具备副厂长能力的,安排在厂长位置上使用;具备部门副经理能力的,安排在部门经理位置上使用,以利于在实践中更快地成长。就是这些普通工人,在朱新礼的偏高使用和着力培养下,一步步成为了汇源的业务骨干,在汇源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其实,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人才使用也非常强调实用为先。尤其是日本的大型制造企业,比如大名鼎鼎的松下公司,往往还喜欢任用所谓“70分”的人才。他们执拗地认为才能太出众的雇员往往个性突出,在强调合作精神的组织内,其人才使用的费效比反而不高,并且留不住。相反一路走来同甘共苦的员工忠心耿耿,奉献精神强,只要踏实肯钻研,做出的成绩一点也不差。

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任洪凤。1992年,任洪凤加入汇源的时候只是个中专毕业生。她先后当过计件工、话务员、营销业务员、公司报关员、国际业务部副经理、国际业务总监、采购总监,现在是集团副总裁、黄冈工厂总经理兼华中大区总经理。

任洪凤刚做报关员时,汇源主要从事浓缩果汁出口业务。要达到与国外客户顺畅地交流,掌握外语十分重要。为此,她被派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短期进修英语。为了早日学好英语,任洪凤工作之余勤奋学习,不顾辛劳,创造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英语学习“小纪录”。1998年当她作为翻译在华盛顿和外商谈判时,英语运用非常娴熟,令人赞不绝口。英语,让多少国内的才俊一出国就成了又聋又哑!而一个中专毕业生用业余时间就把英语学得如此出色,令人佩服之余,不禁深思。15年来,任洪凤依靠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意志和勤奋、务实、高效、创新的汇源精神,为汇源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得到朱新礼的赏识和重用。

王学同的工作历程在汇源员工极具代表性。王学同走进刚成立的汇源时是高中毕业生。他从基层最艰苦的一线干起,不到一年就成长为一名中层管理者。但是他意识到自身文化水平不够,趁年纪轻要继续充电,于是又参加成人高考学财会。此后又调至顺义财会部。他工作认真,态度谦虚谨慎,广受赞誉。

2005年,莱芜工厂遇到困难,产品积压,工厂停工两个月,人心涣散。王学同主动请求要去莱芜工厂,针对莱芜工厂存在的问题,他深入一线,寻找病根,大胆改进,调整产品结构,当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38%,净利润成倍增长。王学同改写了莱芜工厂的历史。2007年6月,朱新礼知人善任,任命王学同为销售副总裁。

为了让员工能够快速成长,朱新礼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朱新致力于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创建了自己的培训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通过考核、激励等方法让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因为你不学,就跟不上这个时代,跟不上这个行业的发展。”

汇源于2003年创办了汇源培训学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为汇源培养、储备、输送所需的人才。同时,也为支援社会教育事业,解决部分社会就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汇源培训学校已有近千名毕业生被安置到汇源集团各单位工作,有的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

2006年初,汇源集团又与北京市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北京市顺义区第一职业教育中心、山西省万荣技师学院、山东省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单位联合办学,开设了中专部、大专部,常年开设工商企业管理、食品检验检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机电、电子商务等学习班,并把大学办到了企业。他们在顺义区成教局的帮助下,不仅在汇源举办了成人高考辅导班和高中补习班,还和北师大联手办了大专班,由北师大派老师定期授课,每年都有100多名员工从那里毕业。汇源还与中国农业大###合开办了食品专业研究生班。良好的机制,使汇源像一个成长成才的大熔炉,吸引并留住了更多的人,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朱新礼还非常注重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每年都要派出大批管理人员到欧洲、美国、日本去学习。汇源人的素质很快得到了提升。汇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了,越来越有世界大企业的风范。

。 想看书来

三、谁给朱新礼打工?(1)

在汇源有一大忌讳,就是公司绝不允许“打工”这样的字眼出现。汇源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就跟员工讲,如果你自认为是打工的就不要来了,你必须成为汇源的一员。因为朱新礼认为,是共同的事业把大家连在了一起,在公司里人人平等,公司领导要真正把员工当亲人,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员工就会以公司为家,真正的为公司尽力。

汇源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行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汇源的企业文化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朱新礼把尊重员工当成了头等大事,因此要求汇源的领导视员工为企业的主人,强化各级领导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共识。朱新礼始终强调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他们的创造能力不可低估。要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那么企业就得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如果企业领导与员工是一种雇佣关系,没有亲情关系,那么企业就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在汇源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员工找总裁,总是一路绿灯。朱新礼说:“领导我可以不见,但是员工我一定要见,任何人不能把员工拒之门外。”

凡涉及企业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朱新礼都召开员工大会表决通过。同时,为了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朱新礼还在汇源总部大楼专门设立了总裁信箱、党委信箱和工会信箱。另外,每个月汇源都要召开一次总裁与员工对话活动,凡职工有什么困难、问题和建议,不论为公为私,都可以当场向总裁发难,总裁当场解答。大家共同回顾企业艰难的发展历程,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应对措施,共同关注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分享企业创新成果的喜悦。员工的每条建议,公司领导都认真批阅,使员工的意见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尊重和采纳。

在一次员工对话活动中,新员工小吴讲述了她到汇源后的一个发现,“有一包咱们的1升100%果汁,放在超市陈列架的最底层,上面已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我看了看生产日期,是2002年5月份的。我在此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从小事着手,维护公司的形象。”朱新礼迅速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详细记下了小吴所反映的问题。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意见,但完全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员工心里装着汇源的声誉,她不愿意汇源的品牌遭受半点委屈!会议结束后,一回到办公室,朱新礼便派人与北京的销售公司联系,解决所反映的问题。

朱新礼身为总裁,却能耐心倾听员工的批评和建议。凡是在对话会上提问题的员工,他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为了表示尊重,他通常还会再核实一遍。对员工反映的问题,他一定要求有关部门查个水落石出。

朱新礼还虚心听取员工的批评意见,对于员工反映的问题,争取给员工一个满意的答复。有些员工因为一封批评、建议信,就获得了几千元、上万元的“总裁特别奖”。此外,朱新礼提议每月拿出200万元奖金设立了金星奖、营销专项奖,做到月月有奖、事事有奖,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热情。

每年的春节,汇源都会为工作满一年无重大违纪行为的员工父母寄去500元慰问金和慰问信,以此表达公司的感激之情。一个员工突发脑溢血,公司全力组织抢救,拿出9万元为其支付治疗费,几年过去了,到现在还照常给他发着工资;一位到公司才3个月的女员工患癌症回老家住院治疗,他让工会干部带上5000元的现金专程驱车千里前往探望…… 。 想看书来

三、谁给朱新礼打工?(2)

由于管控不力,有一回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总经理孙永国自知难辞其咎。但朱新礼没有当面批评他,而是召开整顿会议,查原因,追责任,订措施。老朱知道,质量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孙永国虽有责任,但是这一次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查找漏洞。几天后,朱新礼再次召开会议,孙永国心里发虚,只等总裁对质量问题的“再次追究”。但是,出人意料,朱新礼不但没有批评他,还高兴地当众向他祝贺生了“千金”。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这让他激动得流泪了。要知道,孙永国是从十几岁就着跟着老朱栉风沐雨,一路辛苦打拼到今天。他们汇源人,无论新人还是老人,老朱与他们之间都不仅是领导与下级的关系,严厉背后更有一股浓浓的温情。这种把员工当成自家人的亲情文化,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有了很好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许多企业绞尽脑汁,想出种种办法,阻止优秀员工跳槽。在汇源,朱新礼从来就不怕员工跳槽。他认为,“跳槽”可以让管理者自省为什么留不住人,是否在管理上存在某些问题。让员工带着美好的印象离开,对宣传汇源在业界和社会的良好形象大有益处;正所谓“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如果像一些公司,人一走就翻脸,公司内部人岂不心寒?这其实是个简单道理;朱新礼理解那些胸怀远大的年轻人,他们希望多见世面,多长才干,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因此,对员工跳槽他从不阻拦,并且还表示汇源的门永远向他们开着,随时欢迎他们回来。正是朱新礼这种大度的胸怀成就了汇源的大业,也正是这种睿智和宽容,使得汇源能够生生不息。许多一度离开汇源的员工后来又回来了,一些人认为尽管在外面收入比汇源高,但缺乏亲情、缺乏沟通,总觉着中间隔着层东西,这就是汇源独特的凝聚力。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即使亲生父子关系再好,儿子也会对父亲不满意,甚至还有儿子离家出走的事件经常发生。因此这种事老朱不仅不怕,也不认为是什么反常的事情。害怕员工跳槽,这是对自己公司没有自信的表现!老朱对此心中非常有数。在汇源公司,老朱用孔夫子一贯强调的“仁”“爱”之心赢得了广大员工的爱戴。

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员工由不关心到积极参与,由一开始主要只围绕个人眼前利益提建议,逐步到围绕企业发展提出管理和建设性建议,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来,蕴藏在员工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设备发生了故障,请外国专家来维修,需要十几天时间、十几万元资金。汇源员工连续奋战39小时,就实现了设备正常运转。外国专家预言至少3个月才能完成的设备安装,汇源员工只用40天就圆满完成,被誉为“神奇的汇源速度”。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老朱高超的管理艺术。

。。

四、用文化凝聚向心力(1)

汇源的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朱新礼把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持续建设。汇源集团公司一直坚定地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健康成长。

在汇源创立之初,朱新礼总裁就反复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无形的管理,在指导、协调、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文化的健康与否,决定着企业向心力的凝聚力,也决定着企业的战斗力、竞争力和生命力。”朱新礼的这些观点,确立了汇源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实行了战略定位。他一直坚持和倡导企业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汇源事业迅速发展的16年,也是汇源文化持续建设的16年。

朱新礼具有厚实的文学功底、广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强烈的创新精神。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汇源文化的总设计师。他带领汇源高层领导,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汇聚员工智慧,提出了汇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宗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等基本价值理念和大量的单项价值理念,主导了汇源文化体系的构建、传播、认同和实施。可以说,汇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朱新礼的企业家文化。

早在1992年汇源企业诞生之时,朱新礼就在淄博汇源正墙上书写了“走向世界”四个大字。正是因为有了建立者这种意识,在建厂后一年就引进了德国水果加工设备,当年安装投产,当年出口浓缩苹果汁。

在1994年,朱新礼毅然决定将汇源总部建在北京,当时,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许多工人都是白天上班,到晚上就偷偷离开了北京,回到淄博,鉴于此,朱新礼又带领汇源的创建者依据《咱当兵的人》创作了《咱汇源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