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天下珍玩 > 第43部分(第2页)

第43部分(第2页)

由此来看,这是两本东莱先生的诗集,不过只有其中的第七卷和第八卷,料想老太太说“残卷”就是这个意思,可不是么,只有第七卷和第八卷,最起码前面一至六卷是没有的,若是后面还有,那缺的更多了。

对于东莱先生,毛逐隐约有点儿印象,好像是南宋江西诗歌派的诗人,姓吕名本中,字居仁,这卷首下方的“吕本中居仁”也基本证明了毛逐记得没错。

吕本中在华夏古代史多如星辰的诗人当中,算不上一等一的名人,这两本诗集虽然看似刻工精整、结构方严,但是古代的印刷书籍流传至今的也算不少了,加上是不全,所以毛逐并未上心,随意翻了两下,就准备装起来。

恰在此时,唐易回来了。

“哎?收着好东西了?”唐易看着毛逐手上的诗集说道。

“牙没事了?”毛逐顺手递给了唐易。

“打了一针,消了炎过两天再去补牙。”唐易应着,接过了诗集。

拿过诗集审视后,唐易的眼神变得格外专注,仿佛入了迷。毛逐一看,用手在唐易眼前比划了两下,“嗨,这么投入,怎么样,难道比那个康熙御制的葫芦笔筒牛逼?”

“宋代刻本!”唐易突然说道,嘴里啧啧有声。

“什么?!”毛逐立即凑上脑袋,“你说这是宋代刻本?”

“没错,还是初刊刻本!”唐易道,“这一部诗集一共二十卷!眼下只有这两卷?”

“艾玛,还想来整套?要真像你说的,是宋代初刊刻本,有两卷就了不得了!”毛逐仔细观察起纸张来。

“不用怀疑了。你看这纸张纹理,十分坚韧,历经千年仍很挺括,版式疏朗有致。这个,后世收藏者加盖的印章,恐怕都是明代的。”唐易指指点点,言简意赅。

“哎,你看,我查到了,这宋代刻本《东莱先生诗集》,是华夏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啊,而且也不是二十卷,还有三卷《外集》,一共二十三卷!”毛逐拿着手机,指着屏幕上的度娘页面对唐易说道。

“嗯,你再看看。”唐易瞥了一眼手机之后,不慌不忙地说道,“华夏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是南宋庆元五年黄汝嘉重刻的此书,所以增刻了《外集》,和这两卷根本不是一个版本的!”

毛逐先放大看了手机上的图片,又比对了一下这两卷诗集,不由瞪大了眼睛,“这个版本不仅比华夏国家图书馆的版本要早,而且要好!”

第102章 一纸万金

唐易此时已将诗集举到毛逐眼前,“我都给你说了是初刊刻本,你还搜出来一个重刻的版本。好不好不敢说,但是这个版本比华夏国家图书馆的版本要早了三四十年。这是南宋乾道初年沈公雅刻本,当时沈公雅为吴郡守,编辑刊刻了此书。”

“这吕本中的诗,名气不大啊,还有人接二连三刻印他的诗集?”毛逐瞪大了眼睛问道。

“有名的诗人太多,所以显得他不是那么有名。不过,他家世代名门望族,高祖和曾祖都曾是北宋的宰相,此人也曾为官,还上书收复失地,恢复大计。后来,得罪了秦桧,被贬官了,总体来说名气还是不小的。这诗集,是名气更大的诗人曾几做的序,综合来看,重刻并不奇怪。”唐易分析道。

“我滴乖乖,我得数数这两卷诗集有多少页,好算算价钱!”毛逐忙不迭地拿起一本诗集,开始小心数了起来。

“你还没说从哪里来的呢!这两卷诗集的刻工精美,纸墨俱佳,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显然是传世品,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拿出来的!”唐易轻轻拍了拍毛逐的肩膀,“别数了!”

毛逐数了一半,发现确实很累,停下手,“算一卷一百页吧,两卷两百页,一页纸两万,一共四百万!”

若是不懂行的人听到这话,怕是要疯了,一页纸两万,这是什么纸?

这不是什么纸,这是宋代刻本。

在古玩市场上,古籍善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类。而细分到古籍善本市场上,打个很俗的比方,宋刻本就像是皇冠上的明珠。早在明代中后期,宋刻本就广受学者和收藏家的重视。

一页纸两万,自然并不夸张,明代宋刻本就有了“寸纸寸金”之说。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宋刻本每页的拍卖价,通常都在万元以上,如此精品,两万一页的价儿实属正常,甚至还有点儿偏低。

“我说,你比你的祖上运气好得多啊!”唐易见毛逐不数了,不由开了句玩笑,“赶紧说,这两卷诗集哪来的?”

唐易玩笑里说的毛逐的祖上,是明末一个著名的藏书家,名叫毛晋。这个人了不得,家里的藏书有**万册,他的藏名叫“汲古阁”。这毛晋,为了搜寻宋刻本,在汲古阁门前,挂出了征书启事。

“用那个太监做的御制葫芦换的!”毛逐笑道。

“谁这么不开眼跟你换?我给你说,这两卷书不能用一页纸多少钱来算,实际价值要高得多,你想想,华夏国家图书馆都没有收藏到的版本,虽说只是其中两卷,却是完完整整的两卷,真要上拍,绝对不是几百万的事儿!”唐易现在俨然一副专家派儿,毛逐也不像以前那般觉得这是装逼了。

“那个人还说这是残卷呢!”毛逐又是习惯性撇嘴。

“好大的口气!”唐易眼睛一瞪,兴奋道:“难道还有更好的宝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