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那么多,可能不是馋,而是真饿了吧?」
「饿了就多吃主食啊,拿零食填肚子算怎么回事?那些零食,又不管饱,又不健康。」
「你少说两句。」
「小年轻也都是当父母的人了,有自己的想法,你说多了除了惹他们不高兴,没有好处。」
「他们不可能完美按你的想法做事。睁只眼闭只眼得了。」
「我们只是为了孙子暂住在这里,又不会长期与他们一起生活。」
「我知道。我哪是那么没分寸的人。我这不是只跟你说嘛。」
「我在亲儿子面前都不会多话,更不可能对儿媳和亲家念叨破坏气氛的东西。」
外公外婆嘀咕的则是:
「一点水果搞得神神秘秘的,我们给女儿多买点吧。」
「你都不知道他们小两口是在哪儿买的。反正楼下小水果店卖的品质肯定不行。」
「别胡乱买,小两口和亲家都挑剔着呢。」
「行吧。那我白天多看着点孩子,让女儿有空做些其他事情。别忙忙慌慌的连想吃点水果都得等到大晚上才能抽出时间。」
「晚上吃多了积食,对身体不好。她本来就在抱怨生孩子后她身材走样了,还不注意。」
「也不一定是女儿吃的。」
「就算草莓不是她吃的,酸奶丶巧克力丶泡椒鸡爪呢?」
「尤其泡椒鸡爪。亲家可吃不得辣,而女儿最好这一口。」
「对,女儿的这个爱好随我。」
小绒毛:
原来如此,这六个人分成了三组,组与组之间信息大量不互通。
所以我在这家里制造点奇怪事件,他们也会相互猜是其他组做哒,很难想到家中多了一只隐身猫。
除非,我在他们六人齐聚一处时,让碗盘猛烈震动丶破碎。
或者用力殴打某人。
不过即使是那样,他们也会优先疑心自己撞鬼了叭?
……等等,好像我确实是鬼来着?
小绒毛仔细琢磨,觉得自己虽然不喜欢这六人只围着锦鲤婴儿转丶忽视安静婴儿的行为,但从根子上说,这是因为自己受任务说明影响,对锦鲤婴儿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
小绒毛:
其实光从机率来说,也有可能锦鲤婴儿未来会成为大好人丶救世主,而当前被忽视丶显得有点可怜的安静婴儿却有变态反社会的潜质。
有的反社会是环境铸就哒,尤其糟糕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在童年时便建立起无法治愈的思维扭曲。
但有的反社会是基因层面的故障,再随顺治愈的环境也无法将其引导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