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绒毛的左边邻居是一只狗,右边邻居是一个带着一岁孩子的人类妈妈,对门邻居是一个与仙人掌同居的男人。
小绒毛对右边邻居最感兴趣。
实际上,几乎全船的生物都对近期出生的孩子及其母亲特别关注。
这里的「近期」大概是指三年以内。
如果三岁以下的孩子太少,那么标准也可以放宽到五年丶七年以内。
时间再长就不太行了。
因为七八岁的孩子多数都脱离了可爱,开始变得猫嫌狗憎。
当然,这是人类的标准。换成那些会说人话的动物,则需要换算成不同物种各自的幼崽期时长。
动植物发生异变后,寿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总体来说,异变程度越大丶因异变而获得的技能越强,则寿命会越靠近「两百岁」这个值。
孤岛材料从出生到完全化为孤岛——即死亡——就差不多是标准的两百年。
从已有记录来看,最短不会低于一百九十九年,最长不会多于两百零一。
对于猫狗等常规寿命仅十来年的生物而言,成为孤岛材料似乎像是赚到了。
尤其如果往孤岛方向异变所产生的痛苦爆发于它们十岁之后,那么接下来的约一百九十年好像都是它们额外捡到的。
当熬过上百年的痛苦丶彻底化为孤岛后,后来者还会一直记得这孤岛的来历。
至少记得这孤岛材料原本是生物。
后来者会一直感谢这位材料,让此材料算得上是流芳百世。
哪怕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关记忆会模糊丶感谢之情会淡化,但只要受益于孤岛的物种没有灭绝,则记忆与感情都很难彻底归零。
问题是,对于孤岛材料本身,长寿一定是好事吗?
多活上百年,但那多活的岁月时时刻刻都是痛苦,还无法拒绝。
这比起奖励来,更像是刑罚吧?
所以小绒毛发现,在这个情绪场里几乎没人用「长命百岁」来祝福谁。
他们更喜欢说「死得其所」。
他们觉得,拥有受自己掌控的一生,死时干干脆脆,才是真正的幸福。
小绒毛:
这里的原住民死时灵魂如果被逮入负司,他们肯定会拒绝签约。
除非负司改主意,不和坏心眼的老员工一起玩新手恐吓那一套,否则这些原住民面对「死亡率高」「充满了负面情绪」等工作说明,必然扭头就走。
当然,负司很可能也看不上他们。
因为他们普遍觉得一辈子活个百岁出头就很足够啦,活到两百岁那是受刑待遇。
所以他们即使签约,在经历几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绪场后,一盘算,发现「嘿,我经历的岁月超两百了呀,真可怕」,然后赶紧就死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