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祝乡都控制住了自己,没有让故事偏离预期。
但每一次控制都让祝乡感到了痛苦。
终于,这份痛苦累积越过了临界,让祝乡的创作欲整个崩盘。
近段时间,祝乡会想,如果自己在第一次产生写报社剧情的念头时,不压抑自己,而就那么写出来,虽然会毁了一本书丶毁掉自己累积多年的口碑,但是不是自己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是不是自己就还能写?
但仔细一模拟,祝乡又断定:不会。
那样她只会在结束那本被毁掉的书的同时就封笔。
祝乡:
我不可能接受亲手毁掉在创作之初被我深切喜爱的故事。
那对故事丶对我,都太残忍了。
我的自制力让我多写了四本书——至少是三本——足够了。
现在虽然我自己痛苦,但故事好好的。
等我心态调整回来,哪怕无法重新写故事,至少当我回看我写出的故事时,我会感到满足,不会有遗憾或悔恨。
我对得起我的创作生涯。
这样就足够了。
小绒毛不清楚祝乡的内心想法。
虽然有时祝乡会对猫念叨几句自己的烦恼,但不会说得很详细。
而且小绒毛也不太能理解祝乡对自己作品的感情。
一方面,小绒毛自己并没有相同的创作经历。
另一方面,小绒毛近距离丶长时间观察过的几位作者,对于创作更多的是擅长丶偏好丶习惯,但好像并没有寄托非常浓烈的爱。
木柔在写恐怖故事时,情绪当然是强烈的。
可如果有一天木柔对恐怖不那么敏感丶不那么想像力丰富丶不需要写成故事了,她最多会有点不习惯的惆怅,同时却还会心生很多放松,不会因不舍而痛苦。
木柔本也不是因为喜欢写恐怖故事才写的,那只是她发泄恐惧情绪的一种途径。
换一种方式发泄,或者没情绪需要发泄,她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司佑能持之以恒地写超级大长篇,对码字这事自然也是有感情的,但以他那动不动就往文里大量灌水的作风,这感情实在是被冲得很淡。
第803章
司佑自己亲口说过:
「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写几章总能赚些能量嘛。」
「反正写文又不用脑,挺放松的。」
司佑的读者们:「所以我们看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司佑:「看的是放松啊。我不过脑地写,你们不过脑地看。大家都放松。皆大欢喜。」
小绒毛主要只能站在负司的角度理解祝乡:
这就是负司不愿意招为员工的丶行业顶尖大佬的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