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个人一起去拍卖行看预展,潘宜敏事先与艺术总监联系过——她是他们三人在英国时的校友,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校友情谊仍在,便专门抽出了一段时间作陪。
要不本身是圈内人、要不之前和这个圈子有过交道,不问拍品的来历算是一种礼貌的心照不宣。不问归不问,但闲谈间难以避免谈及市场的现状,当听说国内上半年的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时,程柏也不由得面露惊叹之色,继而开起玩笑来:“看来我这次来还是做少了预算,囊中羞涩啊。”
陪同的龙女士听了也笑:“还是要看东西,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瓷器和字画总是热点,其他就没这么好了。之前宁先生说没带名片,我也没顾得上请教,您是在哪里高就?”
“我在N市的博物馆,不过今后几个月在政府部门工作。”
“哦?我还以为你和Blanc先生一样,也在市场。”
宁桐青礼貌地摇头:“无论是知识还是才能,我都不过关,只能在书斋里埋头苦读、做一点纸上功夫。”
龙女士还是笑容不改:“您太自谦了,我们这些半桶水才在市场晃悠、勉强找一口饭吃。那您是和潘教授一样,也做明清对外贸易研究?”
“对,我研究的是明末到鸦片战争前这一段时间的外销瓷。”
“哦,那太好了,现在市场上对外销瓷的需求也很大,价格一路水涨船高,我们也在考虑多做一些精品外销瓷的专场,您一定要留个联系方式下来,趁着您这段时间在,以后多请教。我们虽然是在市场,但也定期举办讲座,您要是有空,愿意来分享您的最新研究观点那再好没有了。”
看完预展之后对方又陪着他们吃了午饭,上手拍品时也是她亲自在场,甚是周到殷勤。从拍卖行出来后,潘宜敏问程柏:“是不是有人替我们牵了线,才得到这么多关照。”
程柏一摊手:“我就是让公司的秘书写了封邮件……可能是桐青特别有人格魅力吧。”
在潘宜敏的大笑声中,宁桐青白了一眼程柏。
然后他们一起晚饭,又去喝酒,过了一个微醺的、仿佛旧日重现的周日夜晚。如果不是中途接到一个来自瞿意的电话,那真是可以说得上时光倒流了。
接到电话时他们正在散步回酒店的路上,接完后正好走到门口,潘宜敏一看时间,说:“我们到了,也不早了,你明天还要工作,我得放你走了。”
“你在T市还要待这些天,我这几天心甘情愿给你做马车夫,见面的机会还有的是。”
潘宜敏笑着踮起脚抱了抱宁桐青,道了晚安,也没管程柏,甩着手包,歪歪斜斜地朝电梯走去。
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宁桐青先收回目光:“今天先这样?”
程柏微笑:“我还可以喝一杯。但行政酒廊的酒很一般,酒吧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也不认识什么其他地方了。”宁桐青想想,“你要是真的想喝,我可以替你问一问。”
“刚才那家就不错。带你去的人挺有意思。”
宁桐青随口反驳:“怎么就不能是我自己发现的。”
“是你自己发现的吗?”
“……不是。”
程柏继续微笑:“其实想再去喝一杯是借口,有个事想问你。”
宁桐青一愣:“一定要喝着酒说?”
“当然不是一定。白天我见龙小姐向你大献殷勤……”接受到宁桐青不以为然的目光后,程柏一顿,继续说,“忽然想起来,对,为什么不干脆问你,是不是愿意到市场来呢?”
“当年你不是问过吗。不愿意。”
“依然如此?”
“依然如此。”宁桐青掏出烟盒,“理由却不大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