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的爷爷叶铭昌寿辰在即,有些在外地上班或做生意的晚辈,都请假回到了家中,嫁出去的叶家女性,也都带着丈夫和子女回来添丁添喜。
老爷子年龄大了,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儿孙满堂。
此时,叶铭昌就坐在别墅铁门前的一间凉亭内,与一群叶家的孙子辈高谈阔论着,时不时会往铁门方向瞄一眼。
因为,离家出走二十八年的三儿子要回来了。
整整二十八年啊!
那时他五十二,膝下子女众多,又正值驰骋商场的年代,所以他也懒得去管老三的出走,反正几个儿子里头,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老三,要走就走,省的添份饭碗。
却不曾想时光匆匆一晃,这都二十八年过去了,他也垂垂老矣,开始想念他那个最没出息的老三了。
甚至随着年龄的变化。他也从原先的不喜欢老三,到了现在的喜欢老三。
活到老学到老,人都要经历过了才能成长不是?
至少老三性情温顺,不争不抢,如果自己那几个儿子也跟他一样,就不用去操心哪天自己两眼一闭。叶家会被瓜分的四分五裂。
也不知道老三现在站在我面前,我还能不能认出他来。他心中想着,越发的希望看到三儿子回来。
爷爷,听四叔说,三叔今天会回来是不?有个青年突然问道,他叫叶浩,老大家的二儿子,华清大学毕业,自己开了家络传媒公司,算得上老爷子比较喜欢的孙子之一。
说是会回来,但敢不敢回来就不知道了。叶铭昌从老四口中已经了解到老三的情况,知道他混的不好。怕他到了真要回来时不敢迈出那艰难一步。
其实活了一大把年纪,他也看透了很多,无外乎混的好不好,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如果全世界人人都混的好,哪里还有人种地打工?
n
bsp;?能站在社会顶尖的,总是寥寥无几,也怪不上老三没出息,生活能达到小康水平,不给国家拖后腿,在他眼中就已经算及格了。
很显然,老三有自己的面馆。每年也有大几万的净收入,供孩子读完大学,算得上挺好了。
可是一群叶家的晚辈就不这么认为了,也不顾老爷子在场,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听我爸从四叔那了解到,三叔这二十八年来混的老惨了,住的平民区,卖的是三块钱一碗的清汤面,就生了一个儿子,都不敢生多,怕有两个儿子就得为给儿子买婚房而发愁呢。
我也听我爸说了,三叔那儿子叫叶辰,毕业于一所野鸡大学,跟个流氓似得,很没教养,见了四叔都不问声好,还买了辆高仿的哈雷装逼,指定是当今社会的五毒青年无疑了。
我去,你们这么一说,三叔要是带他儿子来,我都不好意思叫他堂哥了,太给咱们叶家丢脸抹黑了。
可不是嘛,也不知道当年三叔怎么想的,好好的叶家不待非得离家出走。在江州混的那么惨,估计都觉得没脸见人,所以这么多年都不敢回来,要是混得好早衣锦还乡了。
。。。。。。
叶铭昌虽然八十高龄,但眼不瞎耳不聋,这些孙子孙女的话他都听的一清二楚。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这是社会现状,有钱人瞧不起没钱人,无外乎至亲,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对了爷爷,您对前段时间东南亚首富之女沈安琪加入华夏国籍,并且在江州砸了两百亿美金进去。针对此事您是怎么看的?有个女孩问道,她叫叶璇,是老二家的女儿,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一家银行担任客户经理,年薪几十万。
老爷子呵呵一笑。饶有兴趣的道:爷爷对沈家还有一些了解,虽然沈家在东南亚定居一百多年,但一直有着很强烈的爱国情怀,沈家祖宗定下族规,沈家后辈不得与非华夏血统的人通婚,每一代中的长子名字必须带华,次子必须带夏,三子必须带永,四字必须带昌,寓为华夏永昌,代代相传。
近代的华夏遍地狼烟,当时沈家还通过各种渠道捐钱捐物资,为推翻清廷和抗战做过很多的贡献。
如今华夏昌盛了,沈家派些子女回华投资很正常的事,至于沈安琪加入华夏国籍,或许也是因为如今华夏强大了的缘故吧。
叶家的晚辈听后纷纷点头,无不在心中敬佩沈家的情怀。
就在这时,有叶家晚辈叫道:
爷爷你看,有出租车停在咱们叶家大门。
老爷子当即寻声看去,就看到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小青年从车上下来,从后备箱拎出大包小包,然后大步走进叶家大门。
乍一看,那不是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老三吗?
回来了,可算知道回来了。
叶铭昌语气有些颤抖,拄着黄花梨木制做而成的龙头拐杖出了凉亭,站在别墅铁门正前方的水泥路上,面色慈祥的望着一家三口走来,仿佛春节盼望着子女归来团聚的留守老人。
下一秒!
爹!
却见叶耀华,托着一个行李箱,红着眼圈朝老父亲狂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