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尚贤:墨家的主张,大意是说,政权应当任用社会上有才能的人。打破贵族传统,叫做尚贤。 不争:不尚贤,自然就不争。 难得之货:指农耕以外的工商。 盗:超出习俗的行为。 可欲:指商品连通。 圣人之治:以圣人思想对抗尚贤主张。 知,欲:指对商品经济的追求。 智者:指尚贤的那部分人。
(大意):不尚贤才能民不争,不发展工商民才能不脱离农耕,只有发展农耕社会才能安定。
解读
不争,不为盗,民心不乱,这是道家反对尚贤的理由,从这三条理由看,尚贤的主张在于加强政权,道的主张在于维护“民”的农耕利益。民是对氏族集体说的,氏族的集体才谈得上“争”与“不争”。从这个意义讲,道一派主张氏族经济式的社会形态。从语言看,这一篇使用陈旧的巫祠语言。盗,田荒为盗。是说脱离土地生产,或经商,或流向“城市”,春秋时期城市经济兴起。
“是以,圣人之治”以下部分是后加的解释,这一部分的民已经是下层的生产者。“家族”确立起来,出现了独立的土地经营。文章的民大约指这一部分人。主张这部分人无知,无欲,安心农耕生产。
圣人之治:道一派参加争鸣以圣人之治为理论依据。道派的理论虽然有了发展,作了新的解释,只是不能脱离巫祠的思想体系。无知,无欲,无为,使得道派在争鸣中不能前进。
55 善为道者
原文
六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皆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致大顺。
(注释):古:这是春秋时的辩论文章,古指巫祠时代。 明,愚,智:借用巫祠语言。明,智是指家族经济,愚指氏族经济。 以智治国:就是世袭制的诸侯制度。 稽式:犹说定理,定式。 玄德:指巫祠时代,所以是深矣,远矣。 与物反矣:是说巫祠时代与春秋时代的诸侯制度相反。 大顺:(恢复到巫祠时代,然后)大顺。
解读
以智治国:进入战国,各诸侯国的斗争更加激烈。这是社会变革的前夜。斗争的焦点表现在怎样“治国”。用这一章的话说,叫做以智治国还是不以智治国。周春秋以来,家族兴起,建立起来诸侯政权,商代的政权是贵族政权,是贵族的联合,首领由推选产生。诸侯政权可以叫做家族政权,实行世袭制。家族政权虽然实行世袭,仍然是贵族联合的性质。在激烈的诸侯斗争形势面前,加强政权就成为政权存亡的大事。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吸收“士”到政权中来。以士执政,在墨家叫做尚贤,在道家叫做“智”。
这一章不能晚于商鞅变法,商鞅时,“士”已经进入政权,标志关于政权的辩论结束。
3 56 五色
原文
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驰骋亩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解读
这一章透露出来宝贵的信息:周春秋以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繁荣,发生了五色,五音,五味的变化。可惜,对这些变化道派持否定态度。
57 绝圣弃智
原文
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之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解读
圣,智为墨家主张。仁,义为儒家主张。巧,利春秋时代的工商经济。民,指传统的氏族经济。孝,慈,商语,为巫祠提倡。盗贼,指脱离氏族生产的人,不同于今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典型的巫祠思想,后来为宗教继承。
658 大道废
7
原文
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读
这一章可以看作是对春秋时代的评论。
仁义的实现以放弃对道的信仰为前提。诸侯的斗争,兼并以欺诈虚伪为手段。亲族相残杀的时候想到了孝慈。政权在争斗*的时候才显出来忠臣。
7
8 59 天地不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