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城外山林,黄毅坚领着四万兵马已在此等候,太子一行也飞速赶到。
绛州太守迎出城门。
“绛州如何?”赵珂先问。
“回禀殿下,绛州一切如常。”太守答。
“你观河中府如何了?”
“臣是五日前才得知的消息,不知被围了多久,去河中府的百姓都被撵回来了。臣派人去看,外面约莫不足两万人,只围不攻。”
“只围不攻,这是要做什么?”黄毅坚问到。
难民作乱,按理是为了活命,光围着是要做什么?
况且两万人的口粮,这么多天,又是如何支撑?
只能去看了才知道。
“昨日吴相公信中说,河中府仍无消息。”赵珂道。
众人都是一脸凝重。
是的,之所以选在河中府入永兴军路,并非觉得此地安全,反而是因为它没有消息。
华州在京兆与河中两府之间,华州生变,京兆府都能报急,河中府毗邻河东路,却一直安静,异常安静。
没消息,本身就是坏消息。
这也是兵分三路的原因之一。
“信阳军到何处了?”
“今日可达京兆府。”
“让杨明不要妄动。难民也是民,此役不战是上策。”
“是!”
“徐将军,药、粮和大夫都上路了吗?”
“启禀殿下,昨夜已经启程!”
“好,那咱们也即刻启程。”
“是!”
急行军一个时辰,第一批军队已到达河中府城外十里。
情况比想象中诡异得多。
上万难民衣衫褴褛,或坐或躺,毫无生气。一股臭味隔着十里之外都能闻到。
从远望去,竟难以分清活人和死人孰多!
城门紧闭,城墙上也不见守兵。
就像是一群死人,围着一座死城。
所有人心中都不由升起一股巨大的悲意,甚至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