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仔细说说。”三老都来了兴趣,看韦智杰怎么说。
韦智杰点点头,说道:“您三老都知道,山水林溪项目是一个跨度九年的项目,项目建设人员十几万人。”
“其他不说,光我司沪涛集团,就涉及近三千人,这三千人中,有家属吧,有老婆孩子吧?不说别人,就我自己,九年下来,至少也得生两三个娃吧。”
“您三老说,我的娃,总得上幼儿园吧,我司三千人,近千个家庭,都有赡养老人,培养孩子的需要吧。”
三老面面相觑,他们确实没有站在工人一方想过这个问题。
过去的项目,最多也就一两年,
干完了,就去下一个项目,带家属的意愿并不大。
但这个项目是九年。
这几乎是一个少年的全部童年了。
韦智杰接着说道:“刚开始时,带家属这个意愿,并不强烈,特别是到今年年底前,因为赶工的关系,有不少人是过来赚快钱的,做完年底就走。”
“但从明年开始就不一样了,一旦进入相对平缓的持续期,对亲人的思念,一定会以日剧增,到时候,最优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娃娃的入园、入学问题。”
“我本来打算国庆后,去市里请求解决教育资源的问题,过来这边后,突然发现这里正好可以解决入园的问题。”
“我们按二十比一的比例计算,如果项目建设的人员带家属,至少有5000个娃娃有入园的需求。而临江村入园龄的娃娃,有个200人,已经算了不起了。”
“到时候,村里出土地和场所,免费入园不在话下,运作得好,甚至还能有盈余。毕竟5000个娃,就相当于有5000个家庭。”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工地住,他们也有家庭需求的,到时候,村里闲置的房子,拿出来整理整理,对外出租。”
“当人群聚拢后,就会对衣食住行有需求。有需求就能形成产业,特别是吃的,琼省的海鲜和山珍可不少。”
“依托山水林溪项目,延伸出幼儿教育后,接下来再打造一个老年忧养项目。”
“……”
随着韦智杰不断的深入讲解,三老的眼神已经开始激动起来。
韦智杰说的,可不是什么空中楼阁,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要是谁现在就办一个幼儿园,然后到项目上喊一嗓子,估计第二天就能满园。
现在在工地干活的,最低也有三千元的收入,普遍有五千元,只要入园的费用不离谱,瞬间满园真不是梦。
主要是临江村有地域优势,这里离项目地8公里,已经远离了喧嚣,加上过去又是加工重地,基础设施不差。
都是石砖瓦房,临江村以前是有近两万人的长住人口,只是迁到新城区去了。
毕竟失去工业后,这里全是石头山,种个菜都难,生活没有新城区便利。
“小杰,你那个老年忧养项目是?”幼儿教育畅想完,方建设已经把韦智杰从小子,提升到小杰了。
韦智杰也不卖关子,说道:“其实这个老年忧养项目,亚市一直在做,他们那边的冬天,气候更优。”
韦智杰那么一说,三老也都明白了。
“亚市那边候鸟多,北方的冬天太冷,很多人选择在亚市买房,冬天带着一家老小过来过冬,春天再回去。”
“但是,也有不回去的,亚市的消费相对较高,如果全年待在亚市,很不划算。”
“临江村这边,东临六指山,西临海滨,物资也方便,将来又可以享受到山水林溪项目的各种配套,如果在这里设置一个养老基地。”
“三老说,有没有前景?”
曾建军双手拳掌相击,高兴道:“这太有前景了,说不定随着项目逐渐扩大,与山水林溪项目收尾相接都有可能。”
吴老和方建设对视一眼,兴奋莫名。
方建设虽然固执,但是他不迂腐,也不怼什么九年之后项目完成了,人员走了怎么办这种愚蠢的问题。
他虚心求教道:“小杰,你说这两个项目该怎么启动?”